1950年10月19日,彭德懷隻帶了一名參謀,幾個警衛和一輛電台車就出發了。

汽車一路向北,來到籠罩著灰色水霧的鴨綠江邊。江水泛著土黃色,吐著白沫,翻滾著浪花,一路向東奔騰而去。

就在車輪即將駛離國土的一刹那,彭德懷命令:“停車!”機車戛然而止。

彭德懷從車窗裏探出頭來,向身後深情地望去。身後,寧靜安詳,村莊裏的零星燈火靜靜地在雨霧之中閃爍。

“走吧!”彭德懷對司機說。汽車超過正在前進的四十二軍前鋒部隊,駛進朝鮮的國土。

過了江,就是朝鮮的邊境城市新義州。在這裏,彭德懷遇到了朝鮮副首相樸憲永。彭德懷問金日成首相在什麼地方。樸憲永說他也不知道金日成在什麼地方。不過,據可靠情報,平壤的確已經被敵人占領。

彭德懷立即打開地圖查看。他在地圖上一算,發現敵人前進的速度比自己預料的要快得多,他的臉色變得更加嚴肅。

在樸憲永的帶領下,彭德懷又向另一個接頭地點出發。汽車在累累的彈坑中間繞來繞去,像風浪中的一葉小舟在公路上顛簸前進。

彭德懷已經困得幾乎抬不起頭來。參謀勸彭德懷睡一會,彭德懷揉著眼睛說:“我帶兵打仗幾十年,從來沒有遇到像這樣既不明敵情,又不明友情的被動情況。如果敵人保持這樣的進攻速度,那麼我們的部隊很可能要打遭遇戰了。”

20日黎明,彭德懷到達了位於鴨綠江南岸的水豐發電站。按照約定,他在這裏等金日成的消息。等了一個上午,終於有了金日成的消息。會見的地點是平安北道昌城郡北鎮附近。

彭德懷立即命令出發。汽車一路向南,遇到了洪水一樣撤退下來的朝鮮黨政機關人員、軍隊和難民。彭德懷的汽車在人流中走走停停,很快就與電台車失散了。這樣,作為誌願軍統帥的彭德懷徹底與自己的部隊失去了聯係。

21日淩晨4時,彭德懷來到距離北鎮3公裏的一座地名叫做大榆洞的金礦。

在這裏,彭德懷遇到了一直在尋找他的中國駐朝鮮大使館代辦柴成武。

此前,柴成武已經通知了朝鮮方麵彭德懷希望見到金日成,並強調彭德懷現在的職務全稱是“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彭德懷向柴成武詢問了目前的戰局之後,在一個破瓦盆中洗了臉,吃了朝鮮的米飯和泡菜,然後準備去見金日成。

兩個人順著田埂向金日成等待的地點走去。彭德懷突然問柴成武:“你有剪刀嗎?”看到柴成武驚訝的眼神,彭德懷解釋說:“我的軍裝的袖口破了,露出的線頭兒長短不齊,這樣見一個首相不禮貌。”

柴成武聽了,拿出一隻指甲刀幫著剪線頭兒。但效果不好,彭德懷隻好失望地說:“算了吧。”

迎著微微顯出魚肚白的晨光,兩個人踩著田埂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