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士兵喘著氣,要向高繼衝盡力,高繼衝阻止了他,而是揮了揮手讓他堅持堅持,因為就要到目的地了。
“如果皇上一定要在這個時候北伐,有兩種人可能挺不過來。一種是先天有缺陷,一種是後天有損。先天有缺陷有明有暗,但是近親成親或者出生時先天不足,而後天沒有好好補回來的。婉容應該屬於後一種。小容出身時也很不好,但是喂養的時候感謝大家盡心盡力,改補的都補回來了。近親成親問題就非常多,比如日本天皇派過來的一百多人,現在已經損失過半了。太過封閉的部族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東土第一批來的祭司現在隻剩下了兩人,而東土因為這次瘟疫損失慘重,已經被迫南遷。與此相比,中原地區因為戰亂,民族遷徙頻繁,反而相對要好很多。”
柴宗誼皺起了眉頭。這種情況在中原並不是沒有,因為唐朝開始,貴賤是不通婚的,為了政治目的,政治聯姻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家庭是這樣,越是世家豪族越是這樣。表兄妹成親的非常普遍,因為家族利益而搞親上加親是常態。
“另外一種就是後天有損,人體的免疫係統一方麵需要維護和鍛煉,但是如果身體底子不夠厚,或者因為貪圖享受,缺乏鍛煉和正確的膳食習慣,導致五行失衡,支撐不了免疫係統對敵作戰。也會在瘟疫爆發時出問題,甚至可能還等不到瘟疫,一般的病情就能要了命。我想先皇是這樣,已故的皇後也是這樣。當今皇上的身體如何?如果不好,我看還是不要親征的好。”
柴宗誼眉頭就皺得更加緊了。
“父皇不可能不親征,因為朝廷中反對北伐的很多。如果沒有父皇,恐怕沒有人能夠統領各軍。”
“大周立不過數年,先皇去世得太早,好在當今皇上英明。可是朝廷內派係林立,就是皇上也不得不平衡再三,北伐之事,說起來是機會難得,但是未免沒有壓製和平衡的想法。如果皇上真出了事,殿下覺得有辦法讓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將還能順服朝廷嗎?”高繼衝說的很直白。
柴宗誼問:“王爺認為該怎麼辦?”
“該怎麼辦?保住皇上是根本。皇上無論如何不能親征,而殿下可以。所以殿下不應該在東路,而應該替皇上在北路。一方麵可以積累軍功,另一方麵借機會削弱那些大將的權利,當然這不是殿下做的事,而是皇上必定要做的事。這個話我不能說,隻能殿下向皇上進表。朝廷中對渤海顧忌的人很多,畢竟渤海的政策與大周有太多不同,有太多世家視我為眼中釘。”
高繼衝停下腳步,很認真地看著柴宗誼。
柴宗誼搖頭:“我誌不在軍,軍中也不會聽我的,父皇也不會放心我單獨領軍,如果我去北路,父皇一樣也要去,於事無補。”
高繼衝歎了口氣道:“如果是這樣,我們隻能派幾名好的醫生到皇上身邊,不過我們並沒有治療的特效藥,所有的療法都是支持性療法,依靠的還是個人的潛能。傷寒好說,現在擔心的是小水痘。遼國不是傻子,他們在北邊對抗小水痘這麼長時間,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現在大周跑來摘桃子,就算是他輸了,也不會讓大周過得那麼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