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豹沒有直接說一點電影生意都不做,這樣的話對約翰來說,算是一個好消息,雖然比起之前李明豹高產的時候,肯定是會差上一些,但多少還有得賺。隻要有的賺,那麼其他的細節,就不用多考慮。
當然,實際上李明豹本身,其實也算不上是一個高產的人。要是換了另外一個人得到李明豹這樣的機遇,那麼他一年出十部電影都算是少的了。也就隻有李明豹這個家夥,考慮到市場份額的問題,再加上電影這個行業的競爭性,所以另辟蹊徑,做了另外的選擇。
就李明豹本身而言,雖然他現在在電影行業裏麵的地位相當的不一般,無論是在北美還是在香港東亞,抑或者是在大陸,被人說到的時候,通常都是電影行業的大佬。但真要說起來,李明豹這個電影行業的大佬,真正拍出來的電影,攏共都還不到十部電影,間接影響到的電影,同樣也不超過三十部。
這樣少的電影數量,卻弄出了一個電影大佬的名頭,不得不說李明豹這家夥比較奇葩。其他任何電影行業的大佬,哪個不是手上至少上百部電影的數量?和他們比起來,李明豹也就相當於是一個新丁而已,最多就能夠和一般的中小型電影公司的老板比較。
但誰叫李明豹的電影數量雖然不多,但是在質量上,卻相當的不凡,僅僅是用了幾部電影,就能夠達到現在的地位。這樣的事情,是別人完全比不了的,當然,如果把夢工廠裏麵的那些電影也算在李明豹的頭上,那麼他和那些電影大佬之間的差距,也沒有想象當中的那麼巨大。但要知道,夢工廠是在美國建立的,而美國這邊的電影行業,可不是香港能夠比擬的,以好萊塢的繁華,水漲船高之下,夢工廠那點量,其實也算不上什麼。再加上成立的時間又那麼的短,別看夢工廠現在在好萊塢這邊有著大型電影公司的名頭,但總產量上,其實和那些老牌的小電影公司,也差不多。
總的來說,李明豹這個電影大佬的身份,其實相當有水分的,算不上是一個純粹的電影人,但誰叫李明豹想要達到的效果,本就不是一個普通的電影大佬,他現在走的路,本就是自己選定的。要是真按照一般的電影行業大佬的路來走,那麼李明豹現在也未必會那麼安穩和無害。
畢竟你拍的電影多了,並且市場非常好,那麼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擠壓別人電影公司的市場,而像這樣的事情,就很容易鬧出一些別樣的矛盾出來,到時候不但是打口水戰,同樣也會有實力上的一些比拚,想要安安穩穩賺錢,並不是那麼的容易。就好像後世的真正的夢工廠,他們的實力,可以說得上是相當的雄厚,在一定程度上,加入夢工廠的那些人,比起那些老牌的巨頭們,在人員上和資本上的水平,也差不了多少。
要說底蘊,絕對要比李明豹的夢工廠底蘊要好出無數倍。但就是這麼一個夢工廠,到最後為什麼會倒閉破產?不是因為能力的問題,而是因為他們擋了太多人的財路,弄的那些電影公司們,無論是巨頭,還是其他的大型電影公司,都在有意無意的排擠他們,弄的就算有好的電影出產,也賣不出一個好價錢,資本不能良性循環,最後賺的錢還沒有單打獨鬥的時候多,這樣的情況下,那些人自然也就隻有分開。當時的情況就是夢工廠如果單獨的對上一兩個巨頭,對他們來說都不是難事兒,勝利也絕對不是妄想。
但可惜當時和他們對立的,壓根就不僅僅是一兩個巨頭公司,而是相當於大半個好萊塢電影產業,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要還是贏了,那麼他們就將會是好萊塢真正的王者,巨頭公司看到他們也得退縮。但實際情況卻沒有那麼美好,最後夢工廠還是解體了,不是夢工廠不給力,主要就是對手太強大。
吸取了這樣的教訓,讓李明豹明白個人能力就算再牛逼,和整個行業的實力比起來,那也是杯水車薪。不想學曆史上被人輪的夢工廠,那麼自己的夢工廠,就必定不能和整個行業作對,這也就是李明豹守著恐怖片市場也就滿足的主要原因。任何行業裏麵,誰要是想要大肆圈錢,除非他真的有能力壟斷,要不然下場都很慘淡,被圍攻就是必定的事情。也就是明白這樣的道理,在獲得了啟動資金之後,李明豹就很少再親自碰電影了。
不是他不知道電影賺錢,而是他明白要是自己拍電影賺太多的錢了,那麼最後肯定會弄的舉世皆敵。自己一時痛快了,之後一輩子就不要想痛快,永遠都被人給防著。這樣的生活,可不是李明豹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