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真心不咋滴(1 / 2)

目前汪正國的當務之急,是還要繼續去學校當苦力,作為大學生,要是沒有被老師拉去幹過苦力,打打下手什麼的,這樣的大學生無疑是失敗的,光是課堂上講的那點理論知識實在有限的很,很多時候一學期所學的理論知識,都不如給老師當一個月苦力來的有用。

當然,前提在於老師讓你當苦力是做科研、教學方麵的苦力,要是成被拉去搬磚什麼的,那除非是建築工程專業的學生會有點有用處之外,似乎其它的都是鹹魚。好在汪正國遇到的老師比較靠譜,或者這年頭的大學老師都還靠譜,沒有誰真的會厚臉皮讓學生去給自己家搬磚。

現在再回過頭想一想,若是之前汪正國沒有去做這個“苦力”,可能汪正國還想不到自己該何去何從,就算想要做一番事業,甚至都不知道先從何處下手,要迅速出成果,又能夠自己做主的項目,這年頭實在是不好找

讓汪正國比較驚訝的是,這位讓他去跑腿打雜的,還一位相當知名的老教授,後世在光學工程方麵很是有一套,當年甚至師從王大絎老先生,每次見到王大絎老先生的時候都是以校長稱呼,以學生自居。

由此,可見帶著自己做項目,讓自己跑腿打雜的老教授確實很不一般,汪正國當然也明白為什麼自己會受到如此的重視,要學校和自己同樣優秀的學生也不少,但是之所以自己能脫穎而出,這和汪正國時候在蜀大那些年的時光離不開,母親精通多門外語,在蜀都工作期間就在蜀大當老師,所以這家夥也能算半個蜀大的家屬子弟.....

一大清早起來,就開始準備去學校,既然是助手,那麼不管教授在實驗室有沒有項目,工作日都是要去報道。

蜀都所的家屬區沿河修建,汪正國出門就是沿河走,而這河就很不一般了,正是蜀都府南河,下遊河道壯大之後,就被稱之為錦江,這條河從秦漢三國時期開始,就一直是作為蜀都的護城河而存在,一直到了近現代之後,這才慢慢淡出了軍事色彩。

即便是如此,在八十年代能沿河修建家屬區,也絕對是占據了相當優越的地理位置,要知道這地方再往後,是直接劃在整個蜀都的一環以內,能在一環沿河修建家屬區,蜀都所還是挺牛逼。

沿河修建家屬區肯定是有好處的,至少汪正南去學校的時候,在路線規劃地時候,就可以簡單很多,直接騎著自行車沿河岸走就行了。

一路上的騎行,讓汪正國內心震驚的是,這府南河居然是一陣陣惡臭連綿不斷,騎到近處一看更是讓人不忍直視,這比起三十年後的府南河,簡直就是上地下。雖然在三十年後這條河也不見得有多清,但絕對也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惡臭,可能三十年後的府南河應該是已經治理過的,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原因才讓蜀都政府行動起來的。

路上的見聞,確實讓人心情高興不起來,好在幾分鍾之後就出了蜀都所的勢力範圍,正式進入到武侯祠片區之後,再往前就是蜀大所屬的一大片區域,就整個路程來,蜀大到蜀都所之間的距離還算是比較近,也就幾公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