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透光廠那邊我們大致已經考察了,現在您覺得,我們有機會把這次項目拿下來嗎?”
從黃霸離開,返回蜀大的公交車上,汪正國聲地詢問著,現在他已經是把人情牌都已經打了出去,甚至把老爹名號都拿出來“招搖撞騙”,可謂是在這次的項目下了重注。
但現在的問題是,項目壓根兒還沒能拿下來,就在兩前,兩人還在實驗室裏麵肯定這個項目沒法做,現在哪有那麼快就能把項目又拿下來,而且關於如何申請這些科研項目的事,汪正國是一竅不通,此時也隻能問一問教授的看法。
考察了一的劉教授有些疲憊,靠在座椅上,一臉疲倦之色,看來終究還是年過半百,體力比不上以前,必須要服老了。大致思考一下,睜開眼,有些戲謔地看了看臉上還有些擔心的助手,倒是難得笑了一回。
深呼吸一口:“你啊!這就是身在此山中而不知,虧你之前還那麼賣力地各種找關係打聽,難道你就對老師我沒有信心不成?現在咱們是有技術、又設備,相應各方麵都已經齊備,怎麼還可能讓這個項目飛了。”
話間,又想起之前他和丁廠長下午單獨交流的時候,對方大致了一下當時他和汪正國會談的事,現在教授也有些疑問,正好可以趁這個時候問一問。
“聽你在同丁廠長談這次項目的時候,到了一個“產學研一體化”的問題,我現在想知道,你又是怎麼想到這裏的,之前我們可從來都沒有涉及過這一塊?”
搞科研就是這樣,對於自己疑惑不解的問題,總想要搞清楚,特別是“產學研一體化”這種和理工科相關事物,就連劉教授也隻是隱約聽到了高層的學術界有這種聲音,他不認為在學校裏麵的汪正國,還能夠對這些學術界高層的事清楚,自然就就更加好奇。
也知道自己這次是有點兒露餡了,那就趕緊想辦法把這口子補上,要不然就得出問題,好在他的背景平台不錯,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法來掩飾。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我也隻知道一個所以然,主要還是我父親在帝都那邊,他的工作更加傾向於學術和理論方麵的預研,已經和之前所從事的工程設計關係不大,所以我從他那裏才得知了這方麵消息,“產學研一體化”主要在航空方麵做得比較多一些。”
這時候的汪正國顯得很從容,話語中給人一種事實就是這樣的感覺,這大概是從事教師行業多年以來所培養的氣場,幾乎可以算是這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
當老師就是那樣,不管你肚子裏有沒有料,自信是必須要有的,即便是一本正經的胡八道,都要比一問三不知好,這也是教師在學生群體中樹立自己形象的必備技能,要不然,你麵對學生還一副我不清楚、不自信,那就卷鋪蓋走人吧!
教授聽了汪正國的回答之後,想了想,顯然也是認可了這種法,有的時候人就是這樣,家庭背景好,確實能夠給人帶來更高層的相關信息,這個就連教授也要承認。
二代們之所以是二代,他們起來也沒什麼太大的本事,卻又總能夠事業有成,那就是因為他們信息渠道廣,接觸的人群層次高,和普通人信息不對稱。就拿簡單一點的地產業來,要是家裏稍微有點背景的二代,提前知道一些地產開發的信息,賺錢還需要挖空心思動腦?
所以,劉教授很明智地選擇不深究這一茬兒,轉而提到另外一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