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片生產線最後的歸宿問題,對於透光廠黨委書記廖偉華而言,他沒有任何要過度關心的理由,有沒有人接盤這條報廢的生產線,他現在都已經穩穩地取得透光廠的絕對主導權。
隻是相對於汪正國的花錢買下即將拆除的鏡片生產線,他還有些好奇,光學實驗室、飛機設計研究所兩個科研性質的單位居然聯合到一起,這到底要幹什麼,現在都開始流行發展三產了?這是不務正業啊!
“你要購買我們即將拆除的報廢鏡片生產線,這已經不是我所能夠做主的事情,你最好還是直接去找1廠的領導,這些設備雖然是報廢了,但如何處理,依舊不能全部由我了算。”
本著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絕對不能多摻和的精神,廖偉華對出售報廢生產線感覺興趣缺缺,反正設備拆下來放在那裏也是國家的,而自己把這條報廢生產線賣掉,其實也不見得有什麼好處,不定哪被人覺得賣便宜了,自己還得背上一個職務過失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罪名,這是吃多了撐著?
往往國營單位在這種時候,領導都是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思,所以想要服廖偉華做主將這條報廢生產線出售,確實也不是那麼容易,汪正國自打一開始操辦這事的時候,就知道肯定是有難度的。
然而有難度是一回事,但也不是不能解決,正如剛才廖偉華,生產線的處理不能全部由他了算,但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他的努力來促進,這就看人家願意出多少力,事在人為。
左右看了看情況,發現周圍也沒有人,倒是比較方便一些不太適合在公眾場合的話:“廖書記您應該知道,現在這條生產線如果僅僅隻是拆除,設備還依舊留在廠子裏,那麼後續這條線還是有可能再次被重啟,所以.....”
話不需要太多,聰明人麵前隻需要稍微露出點由頭,對方就能立刻明白你的意思,像廖偉華這種能夠輕鬆吊打丁一博的狠角色,自然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他又如何看不出言下之意到底是什麼意思。
沉默了一會兒,或許內心也還在思考,最後又應該是想到什麼關鍵之處,一狠心,也就有了決定。
“你跟我來,我們到辦公室詳談,這邊不太方便。”
初步認可了汪正國的想法之後,聰明人就知道這條生產線八成要和出售扯上關係,這就決定邀請到辦公室詳談。隨即又吩咐另外一位現場管理人員注意設備拆除過程的安全工作。
兩人前後進入到一旁辦公樓的黨委書記辦公室,直接把門掩上,坐下來正式開始會談,相比丁一博的見人人話、見鬼胡話,話總喜歡有所保留、藏藏掖掖,廖偉華的行事風格就顯得大開大合一些。
“我聽你的意思,倒也想了一下,廠裏這條報廢的生產線確實有必要找一個新的下家來處理掉,把它留在廠裏也占地方,平時還得安排人查看和維護,占地方不,還總是擾亂軍心,索性就直接交給兄弟單位也好。”
能夠在國企單位靠著大開大合、直來直往的行事風格趟出一片,這確實很少見,不過看這位話細節之處,也還是很有藝術,倒算一大特色,也是難得清流一股。
“廖書記所言有理,生產線留在廠裏也沒有太大的用處了,透光廠以後應當在軍品方麵深耕,現在1廠出口訂單已經漸漸有了起色,沒必要舍大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