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回信(1 / 2)

正國:

很高興能在時隔這麼久之後,你還願意繼續給我來信,關於我們之間的往事,或許在那個時候想來確實很美好,但大家是活生生地人,我們都需要向前看,不是嗎?

想想我們距離上次見麵已經至少是三年之前,你我之間或許還有那麼一絲感情埋藏在心底深處,然而這一絲感情已經無法再繼續維持我們的各一方的未來,這一點,其實你我之間都很清楚,而現在你有自己的事業,我也要去追求屬於我的未來,這正是我們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

處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魔都是一個開放的都市,我也在這裏認識了新朋友,知道國外的世界是什麼樣。你能想象家家戶戶住著寬敞、明亮的大房子,一戶家庭至少有一輛汽車甚至更多的場景嗎?如此巨大的差距,這是我們國內所無法比擬的,我現在就迫切地想知道他們是如何做到這樣的發達,想體驗國外的生活環境.....

我也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其實以你的才華來,並不應該局限在國內這樣的地方。正好現在你已經畢業,如果,我是如果你真的在心裏還有我,認為我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人,那我希望你也可以來魔都看看,這裏和偏遠的大西南不一樣,兩個月之後由我們先到香江,初步見識國外的發達之後,我相信你也會渴望到歐美國家發展。

這是我心裏最希望的結果,至於你是否願意,我不敢奢求太多。如果你不來的話,那麼就不用再給我回信,我們之間就到此為止,都給各自留住心中那一段美好,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回憶。

......

讀完這長長的分手信,中心居然是無悲無喜。也對,畢竟連人都沒見過,鬼才會有什麼感情,現在隻能8版汪正國的所謂對象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八九十年的人們羨慕國外,想要出國去發展,渴望能看看國外的一切,這屬於非常普遍的現象。

隻可惜向往國外和能不能去國外,這完全就不是一碼事兒,在歐美發達國家看來,共和國這些所謂的大學生、青年知識分子並沒有太大用處,因而大使館真正願意發放簽證的是少之又少,此時再看這字裏行間所表現的信息,也就顯得頗為“有趣”。

好在這人還不傻,知道應該先從共和國轉道香江,並以此為跳板來實現她歐美發達國家夢想,能夠有這樣稍顯靠譜的計劃,如果不是早早就打聽了相關情況,那就必定是有相關的家庭關係幫助她實現香江之旅。

放下信件之後,整個人長長地歎一口氣,對於這種事也不好太多,正所謂人各有誌,即便是在一起的兄弟、夫妻都是同床異夢,況於兩者還是異地三年時間,隻有過短暫曖昧階段的所謂對象,人在經曆不同的事之後,必定會有不同的世界觀,從而做出各種不同的選擇,可以理解。

並不驚訝會收到這樣一封半分手信,倒不是汪正國要感慨自己的泡妞技術水平水土不服,其實他很明白雙方之間的問題早就積重難返,通過一次大膽的情書為載體,與其單純地認為這是力挽狂瀾,還不如它是一劑猛藥,成敗都在此一舉。

而通過這一封回信也算間接證明猛藥的威力:要不分手,要不就隨她一起去國外。

到這裏,也差不多算是整封信唯一讓汪正國有些驚訝的地方,這段所謂愛情最終命運的選擇權居然交到了自己的手上,分手還是出國?這是一個看似並不太容易決定下來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