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在八十年代有一輛摩托車騎,那肯定是身份和實力的象征,特別是把背景放到八十年代初期這個特殊的時間段,摩托車甚至可以算是很多政府單位、國企的公務車,如此看來,似乎市場不啊!
由於時代的局限,目前汽車在國內絕對是個稀罕物件兒,就算是蜀都所這樣的大型國營軍工研究所,單位也隻有區區兩架吉普車,更多的公車還是得靠這年頭大火的偏三輪摩托車來衝量,就這種公車配置在當前國內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就連政府、警察部門也都是大量配備摩托車使用,因而這些摩托車都有著巨大的市場保有量,在購買的時候或許配有頭盔,但那僅僅是在冬的時候防風、保暖才佩戴,在其它季節的時候,誰會使用悶熱的頭盔。
然而,不戴頭盔也有很大的劣勢,特別是高速騎行當中經常會遇到各種飛蚊鑽進眼睛,這時候一副騎行用的防風魔鏡就不僅是裝逼所需,更多還體現在巨大地實用價值上麵,保守估計一輛摩托車配備兩副眼鏡是可以期待,這至少就意味著數以十萬計的銷售訂單。
與之前墨鏡定位私人購買的時候不同,七十五塊錢的終端售價或許還不夠親民,隻有少部分年輕人才會下手購買,但如果換成單位出錢采購墨鏡,這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隻要不是用自己的錢,國人還是非常慷慨、大方的。
汪正國從訓練場回蜀航辦公室的路上,心裏就已經開始計劃起來,如果墨鏡這東西想要成為摩托車標配護具,那麼有兩個渠道是必須要走的。
其一就是直接同摩托車生產廠家溝通,把墨鏡同摩托車捆綁銷售,這樣是最簡單的方法,隻需要同幾家大型摩托車生產廠家之間協商好,那采購訂單就是長久生意。
別的不多,光是8年的山城嘉陵摩托車,它作為國內產量第一的存在,當年產能就是十萬輛以上,若是再把全國範圍之內其它工廠的產能加起來,至少又是好幾十萬輛新下線的摩托車投入市場,而且摩托車的產能還是逐年遞增,十年之後的九三年,那更是達到年產一千萬輛的存在,如此龐大的市場怎能不讓人流口水。
現在也不太多,隻要能夠配套十萬輛摩托的防風墨鏡,那就至少是二十萬副墨鏡的需求。
由於是大批量采購,大概可以把價格算便宜些,降低到五十塊錢一副也沒問題,反正摩托車本就是奢侈品,八十年代最火爆的嘉陵70型摩托車售價四千塊錢左右,加一套一百塊錢的高端護具,這也不算什麼。
按照這樣的情況算下來,少也是超千萬級別的巨大市場,隻要蜀航能夠把機會抓住,想要一飛衝絕對不是夢,相比起之前計劃的打鬧,這才是真正跟上時代潮流賺大錢。
除開每年新生產的摩托車出廠捆綁銷售,已經到了消費者手中使用的摩托車保有量更是少不了,需知這些摩托車可並沒有配備防風墨鏡,隻要能夠把這一塊市場打開,市麵商店零售的墨鏡在銷量上也會有一個巨大地增加。
一旦成功把以上兩方麵做好,再加上潮流人士的單獨購買,給墨鏡定個下半年總計三十萬的產銷量,這已經是完全有可能達成的市場目標,唯一的問題就是蜀航的產能實在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