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到香江的時候,來自南非的亞洲事物考察團還在香江等著,得知已經有來自共和國官方的消息,還是非常自覺地的找了個不錯的地方邀請見上一麵。
南非的白人祖籍來自荷蘭、法國、德國三個國家,都在十七、十八世紀海外殖民拓展所帶來的結果,後來經過幾代人的發展之後,他們也就有了統一的名字:布爾人。
要布爾人在相貌上,實際還是和西歐人種差距不大,主要因為南非為地中海氣候,兩者相差不多的氣候條件下,人種的變化也不會太大。
雙方見麵之後倒也沒有太多的其它法,直接正麵會談關於雙方的合作,這樣才顯得更加務實一些,首先就斯貝的合作計劃展開會談。
老汪同誌現在代表共和國官方,需要他先給一個不痛不癢的表態:“關於斯貝項目合作,我們官方原則上是不做任何表態,你們成與不成,都要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中間媒介。”
所謂中間媒介,自然就是指科研發展基金,不過這事兒不能由老汪來,隻能是汪正國這個私人身份出麵,好在這些南非人也能夠聽懂意思。
畢竟是被製裁的有些時候了,遇到對南非的各種態度都有,他們這群人之所還能夠代表阿姆斯科在全世界範圍之內便宜行事,靠的就是這份揣摩人心的能力。
“我們南非作為市場經濟國家,這種公司之間的合作都和政府無關,因此在對外合作的時候,更多也希望能夠遵循自由經濟原則,所以我們願意通過民間渠道來實現合作。”
要走民間渠道,那自然就隻能通過此次事件的發起人來處理,而這,雙方皆心領神會地點點頭。
“關於斯貝發動機,我們南非大概需要一百台以上的產量,但鑒於特殊的國防工業環境,最終還是覺得能自主生產最合適,所以我們願意承擔相當於整條斯貝發動機技術引進的花費。”
南非人不缺錢,同樣也明白共和國之所以願意冒著風險來合作,所為也不過就是錢而已,如此,還不如大方一點,把整條生產線、乃至技術引進的資金都承擔了,也希望能夠留個好印象,畢竟現在敢於同南非合作的國家還真沒幾個,得珍惜。
平時窮巴巴過日子的老汪同誌聽到南非願意承擔所有資金,那真是心肝激動地撲通撲通,他非常清楚當年引進斯貝的時候花了多少錢,沒想到現在的南非直接就全部承擔了。
起斯貝項目到8年為止,技術專利、生產線引進、羅羅公司所要求的成品發動機采購,林林總總加起來,大概已經到達兩億英鎊開銷,而這筆錢就算是八十年代也同樣算巨額投資,如此巨大的投入,可能是南非方麵沒有相關經驗,張口胡吧。
和老汪同誌不一樣,汪正國對南非的土豪程度是有過了解的,對於這種發達國家,且麵臨著巨大國防壓力的時候,你若是不能借著機會狠狠地宰一刀下去,汪正國自己都覺得對不起黨和國家。
開口回應道:“這樣倒是可以考慮,關於斯貝項目引進所花費的資金,光是目前階段就已經達到四億英鎊,這裏麵包括技術引進和生產線建設、成品采購,南非若是按照引進生產的路來走,至少也需要拿出五億英鎊,這是最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