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殲七三項目轉移到屠總師那邊的事,實際我已經同他初步接觸,它的意思也和我們猜想一致,確實是打算大改現有殲七氣動設計,或許我們今年就能看到初步的設計方案出爐。”
做一個初步設計方案並不需要太多的精力投入,隻需根據客戶的要求來給定氣動方案、配套子係統,而這個階段都是靠設計師經驗、風洞數據來“拚湊”設計、計算可行性。
“一定要確定是RB-199發動機,這個是我私下給北方所保證過的,要不然他們才不會輕易放棄南非合作項目,北方所現在最看重的還是殲八大改,而RB-199發動機是他們最看好的動力係統,要采用這款發動機做的改進型殲八我也看過,還算不錯。”
對於那款曾經是自己“孩子”的殲八戰鬥機,老汪現在有一種不清,也道不明的意味,雖不至於殲八認賊作父,這個法有些太過,但是心裏總歸也不是滋味。
當然,也就是這次同北方所溝通過之後,才發現當年的殲八早就物是人非,新設計的殲八大改方案在目前看來,還是有了非常大的進步,這一點倒是值得高興。
老汪居然看了采用RB-199發動機的殲八大改方案,這倒是挺有意思,雖然上一位麵成功服役了殲八大改型號,但那是采用渦噴1為動力的情況下,如今換上整整牛逼了一個時代的RB-199,肯定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是嗎?北方所新的殲八大改采用什麼設計方案?要是沒問題,我倒是挺感興趣。”
還真有些期待,畢竟是采用了RB-199這款神器,要北方所的方案還和采用渦噴1發動機的設計一樣,那汪正國就真要一句P。
想了想,老汪倒覺得沒什麼好保密的必要,連英國人馬上都要知道的方案,應該也沒什麼過度保密的必要,一倒也不妨,畢竟汪正國馬上也要參與到RB-199發動機項目的談判中。
包裏拿出一份之前複製的北方所殲八改方案三視圖:“你自己看吧,改動還是挺大,連我都看不出是殲八的改進型號,不過真要是有RB-199發動機和英國人的幫助,我看問題不大。”
打開圖紙,第一印象就覺得它和殲八二大體設計沒什麼區別,但細節上的變化還真不,至少看起來要更有戰鬥力。
機頭和殲八二沒區別,進氣道設計和采用渦噴1的殲八二區別較大,機翼也做了修改,至於起落架,似乎還依舊是收入機翼。
要分析兩種不同動力方案所帶來的不同設計,首先是有必要搞清楚這次能夠拿到RB-199家族中的哪一款,隻有搞清楚這一點,後續才能有的放矢。
RB-199項目來源於英、德、意三國合作研發,早年隻是為了滿足狂風多用途戰鬥機的要求,因此7.噸的推力是外界對這款發動機最深刻地記憶,難道這次就是7.噸推力的RB-199?
恐怕情況還不好,仔細分析,如果單就以這次羅羅所推銷的RB-199發動機來看,那就必定是K104型,作為狂風ADV的動力係統,帶上笨重地反推力裝置,依舊有高達7.98噸的推力數據,無恥一點,那完全可以是8噸。
殲八改肯定不會要反推力裝置,那要是去掉反推力裝置會是什麼結果?
事實英國人還真有這樣一款發動機,編號RB-199K104D,被用於台風戰鬥機早期原型機試飛,推重比達到8.6的驚人數據,直接實現了當時的台風原型機在低空無加力的情況下衝破音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