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雙驕(1 / 2)

此時汪正國手中能夠投入使用的隻能是650處理器,這東西價格足夠便宜,性能也勉強還能夠跟上,但終歸是七十年代的產品,即便再怎麼折騰,也不要想去運行圖形操作係統。

那麼再往後看,繼承650處理器技術的下一代產品,自然是采用S工藝開發的650係列,首先是在技術上有了大幅度提升,性能得到大幅度增加,但在汪正國看來,這以依舊還不夠看。

650的技術水平雖然不錯,能夠超過此時已經落後的8086處理器,但是和8年推出8086相比,兩者還是有一定差距,雖然都屬於第一批采用S工藝製作的PU,但是8086的-86構架優勢在此時已經體現出來。

8086處理器能夠勉強支持圖形操作係統,那也得是90年的時候,IN.0經過好幾代發展之後係統有所精簡,這才對配置要求有所降低。

現在要嚴援朝開發圖形操作係統,畢竟是第一次做項目,代碼不可能有多精簡,因而對PU的性能要求是個大問題,除非願意接受剛開機就馬上係統慢如牛,接受在不運行任何軟件的環境下PU占用率動輒80%以上,若這樣的話,倒也不是不能基於650處理器來試一試圖形操作係統。

也是在見過嚴援朝之後的第二,汪正國又帶著人一起跑到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找到了這位同樣是從事解決個人P計算機漢字顯示工作的牛人。

汪正國、嚴援朝都是五十年代出生,一個7歲,一個歲,在年齡上屬於中青年範疇,算同輩人物,而倪光南就不一樣,人家是191年出生,整整要大出一個輩分。

七十年代的時候,倪光南就已經在中科院的大型計算機上麵做出過一套漢字顯示設備,之後也是憑借這項成果,才獲得到加拿大學術深造的機會,等到8年再回來,屬於妥妥地高端留學人才。

汪正國和嚴援朝兩個輩算是年輕有為,但是在麵對這種留學歸來大牛的時候,還依舊是無比敬佩,這絕對是共和國建國初期自主培養大學生中,最頂尖的一撮人才,同時期恐怕也就是於敏這樣的大牛能夠比一比。

“嚴援朝?就是那個發明了DS的四機部年輕人?不錯,你這東西很了不起,是我回國之後看到最有意義的一款產品,在你這一輩年輕人中,很不錯了。”

研究所的一處房間內,三人終於見麵了,汪正國和嚴援朝兩人自我介紹過後,倪光南首先反應過來的就是DS,以及開發者嚴援朝,他萬萬沒想到DS居然是這樣的一位年輕人所開發,再考慮嚴援朝接受教育的年代,也就更加另眼相看。

嚴援朝能夠做出DS係統,自然也有些傲氣,不過也基於對這位留學歸來的中科院高級研究員應有之尊敬,正打算客套兩句。

話還沒開口就被打斷:“你不用謙虛,我的都是真心話,回國之前,我從未想過國內已經有人率先解決了P電腦的漢字顯示問題。知道我看見DS時的心情嗎?激動、非常激動,我發現原來國內還是有人在做事,再看到你這麼年輕,讓我想到了美國的一位年輕人。”

坐下來,那幾乎是眉飛色舞地著:“比爾.蓋茨,這個人你肯定聽過。”

“就是IB-P體係中的電腦操作係統發明人,他和你年齡差不多,也就是0歲左右,而他的微軟公司已經統治一半以上的個人P電腦操作係統,被稱之為美國最有才華的年輕人,而我在你身上也看到了和他一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