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膠水(1 / 2)

圖形操作係統在八十年代初期雖然是新事物,但隻要是在國際同行中經常活動、交流,多少也不會對這東西陌生,倪光南自然是此中人士。

優缺點都是擺明的,他非常清楚這東西對於共和國往後個人P行業發展的重要性,但也同樣知道現目前要把這東西做出來有多難。

“通過DS解決電腦操作係統的漢字顯示,下一步研究方向確定為圖形操作,這條技術路線是肯定沒問題,但想過如何解決硬件問題沒?”

還是硬件,這已經是當前國內要麵臨的最大攔路虎,好在也並非沒有解決方案。

“就現在我們所能得到的PU,明年能夠談成650,但它的位寬依舊是8位,性能上遠遠不夠。不過偉大的毛主席話一句話,叫做人多力量大,其實我們也可以在電腦上試試這辦法。”

在共和國的土地上,就必須要本地人聽得懂的話,眼看這氣氛不錯,也機難得賣個關子,不過也並沒有打算一直裝下去,緊接著就給出了專業一些地回答。

開始興致勃勃地賣弄起來:“SP對稱多處理器方案,我們可以用該技術來解決單枚PU性能不足的問題,一枚PU性能不夠用,那我們索性就兩枚、四枚,甚至更多!”

堆PU並不是什麼稀罕事,超算、大型機都是走這種技術路線,但想想,人家和個人P走的技術路線是完全不同,現在個人P也要這樣做?

倪光南早年就是在中科院做大型計算機相關工作,聽到這話,第一時間表示反對:“按照你的這樣,就算研製的不是大型計算機,至少也達到了型機的標準,有必要嗎?”

8年的時候,對稱多處理器技術才剛麵世沒幾個月,倪嚴二人不知道這些消息,自然在聽到多PU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聯想到大型機、超算,這個很正常。

“首先要明白,我們的電腦是麵向商用,客戶定位是辦公!政府、國有企業,這些單位需要更好的電腦來實現更簡化辦公,此時要的就是性能,而非價格。”

相對於操作繁瑣、漢字顯示緩慢的DS操作係統,也就是即將要推出的650電腦配置,當然是采用了圖形操作係統、漢卡之後的電腦更好用。

都是在大單位工作的人,中科院、四機部,對於這些國有單位的尿性都很清楚,隻要性能可以滿足要求,價格不是太離譜,一般也都能接受,畢竟不是掏自己腰包。

“既然已經明確我們所定位的用戶能夠接受更高價格,那就完全可以采用更好、更高端的設計方案,SP多處理器技術和大型機不一樣,它是把兩塊或者四塊相同的PU集成到同一主板,以實現數據處理能力提升,不過我個人覺得大概集成兩塊PU就差不多夠用。”

兩塊650處理器帶來的性能提升有多少?要在8位PU領域,絕對已經可以算是吊打一切,但要和16位PU代表作8086/68000相比,肯定還有些差距。

理論上處理器位寬翻倍,帶來的數據處理能力也是翻倍,而此時低位寬的處理器把數量翻倍,兩者之間的數據處理能力差距看似可以彌補,但方才也了,這隻是針對數據處理能力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