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王安電腦的訪問從總部開始,最靠近公路的第一棟辦公大樓是行政部門所在,這裏的行政氛圍沒什麼好,帶有華人社會氣息的美國式行政風格,這套東西看起來不錯,但本質上來也就那樣,作為參考可以,但照搬就不怎麼現實。
王烈似乎也有些不願意帶人多參觀公司的行政部門,僅僅是走馬觀花的參觀過後,隨後又立刻進入到公司的技術大樓,這裏雖不是王安公司的全部技術團隊,但是絕對是最核心所在。
隻可惜,即便是王安電腦公司的核心科研部門,在這裏,卻依舊是清一色的文字處理機開發項目,全都是圍繞著100型文字處理機的各種改進,以及外設周邊技術開發。
左顧右看,汪正國都沒有看到任何有關個人P的開發項目,實際在王安電腦公司創立之初,公司並不是做文字處理機這種用途單一的設備。
遠在1964年,王安電腦就問世了“洛賽”台式電腦,它幾乎是奠定現代P(個人電腦)的雛形,相較同類,它的體型袖珍、操作簡單,功能卻更為強大,甚至能快速運算複雜的數學公式,使用者同樣也可以在上麵進行編程。
王安電腦打開了現代P電腦這扇大門,卻在該領域競爭最激烈的七十年代選擇退出,後來人不能理解這種決策背後的考量,但仔細想來,原因無非是激烈的競爭導致利潤大幅下滑,所以王安決定斷腕,放棄此前成果,轉而開發用途單一卻利潤巨大的文字處理機。
“請問,現在貴公司的“洛賽”項目是否還在繼續發展,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夠看參觀一下該項目團隊,我們其實也是打算做個人P電腦,因此希望可以參觀一下這個部門。”
個人P時代早已經到來,王安電腦真如同後來傳那般還依舊堅持文字處理機,甚至不作出任何改變?
顯然不是,雖然主要精力放在文字處理機,但P電腦醒目依舊在跟進,八十年代的王安電腦甚至也有研發出比IB-P更好的產品,隻不過因為王安和IB是死對頭的原因,這才導致王安電腦繼續固步自封,生生把自己的P電腦項目置於龐大地IB-P電腦體係圍攻中,最終被機海戰術打敗。
也是當汪正國提起洛賽的時候,王烈並沒有任何驚訝,他甚至還有些讚同。
“洛賽?你是我們公司的P電腦計劃吧,這東西的研發在位於波士頓5英裏之外的羅威爾市,那裏是公司曾經的總部,如果你們感興趣,我可以安排明帶你們去看看。”
或許王烈也知道個人P的重要性,但王安電腦的情況是文字處理機占盈利大頭,既然文字處理機能夠大量盈利,甚至還把王安電腦推上巨頭寶座,那為什麼不在該領域繼續投入?
反正是不可能把文字處理機研發部門留在老家,作為公司的盈利支柱,當然要重點關注,甚至是投入最好的資源。
既然在波士頓總部看不到王安電腦的P部門,後續自然也就沒有太多的興趣,之後又看了公司的銷售、售後,半的時間雖然也有些收獲,但還遠遠沒達到預期,唯一還讓人感興趣的,那大概就是下午同王安本人的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