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一百萬美元就要拿走瑤光電子0%的股份,這在平常人看來自然是非常不錯,也就汪正國這種來自幾十年之後的怪胎才會有些糾結,現在為了這點兒眼前利益就放棄如此多的股份,那是真心痛啊!
也不是不知道現在拿出來越多,未來瑤光電子做大的機會就更有可能,但汪正國心裏就是總有那麼一絲絲不爽。
最終,理智還是戰勝情感,縱然心裏再有不舍,但這0%的股份是肯定跑不掉,那索性就大方一點好了。
心一橫,直接點頭:“可以,0%的瑤光電子公司股份做交換,但王安電腦公司還需要給我們除開資金外的支持,要協助瑤光建立現代化的生產管理製度。”
這樣的要求有問題嗎?
當然沒問題,反正這次合作的僅僅是漢字辦公處理機項目而已,真正核心的微處理器生產並不可能屬於這家公司,白了,這就是一家單純的電腦生產組裝公司。
這種公司在汪正國手裏存在的意義就是把市場培養起來,用它一腳踹開P電腦時代的大門,至於其它的,甚至汪正國都已經想好。
這次回去之後就要趕緊重新再成立一家真正的半導體公司,主要就做微處理器的設計和生產;也包括倪光南正在開發的漢卡;未來要準備做的圖形操作係統;甚至是S傳感器在內的光學鼠標核心。
隻要抓住這些半導體行業最核心的東西,那些直接麵向終端的消費類電子產品,還是不要插手太多為好,完全沒必要。
縱觀電子行業,生產麵向消費者的終端產品公司,他們從來都沒有同時生產PU等核心部件的必要。
一家公司把上下遊產業全都做完,最終結果隻能是導致公司大而不精,當產品的所有部件都采用公司內部生產,其最終結果必定是因為缺少競爭而走向死亡。
要知道,這次光是引進D公司的650處理器相關,那就是好幾千萬美元的投入,這東西斷然是不可能和瑤光電子摻和到一起,更不可能被一百萬美元的投資拿走0%股份。
而即便是沒有漢卡、微處理器、操作係統業務,汪正國依舊相信瑤光電子可以有光明的未來,就衝這全世界首台漢字辦公處理機;王安電腦公司投資;衝著王安博士這位華人首富的名氣,那就沒有做不大的道理。
必須要知道,就算沒有汪正國這一出,等到86年的時候,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86同誌也會在帝都會見這位大名鼎鼎的華人首富。
汪正國完全有理由相信,隻要王安到國內投資,提前進入到共和國這些高層眼中,86提前會見也是合情合理。
到時候甚至不需要宣傳,王安在雙方見麵的時候禮節性的送上一台漢字辦公處理機,瑤光電子就會立刻名聲大噪起來。
如果光是立足於國內,僅僅依靠汪正國背後那點背景能量,瑤光電子的漢字辦公處理機肯定也會發展起來,但絕對不可能比得上王安博士本人代言之後來的更有效果。
86都要單獨接見並重視的海外華僑首富,王安博士在國內投資生產大名鼎鼎的文字處理機,那就必須要支持啊!
在共和國,隻要和領導喜好沾邊,那就不用多,必定是上行下效,這就不管你是那個省份,也不管你是政府辦公、國企、機關,隻要是有繁瑣的文字辦公處理任務,這些市場都是瑤光電子的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