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格局(1 / 2)

光刻機部門要單獨拉出來自負盈虧,大概也是沒辦法的事兒,畢竟這時候的自適應光學研究工作確實很不錯,站在光機所領導的角度而言,選擇押寶自適應光學是最好、最保險的做法。

汪正國沒能力去影響光機所的高層放棄自適應光學,他現在唯一能夠做的,也就是給這年輕的光刻機部門足夠支持,以客戶和投資者角度,給予最堅定地信任。

五十萬入股資金不夠,那就再把十五台JK-1的訂金給了,大型成套設備采購從來都是先給訂金,之後再安排生產工作,也就是光機所的生產部門之前沒有接觸這些,要不然他們早就提出。

“關於光刻機的價格,我想你們應該也不太清楚,我大致一下國外同類產品的價格。如果願意,開陽半導體就可以給出40萬人民幣一台的單價來進行采購,項目金額總計600萬,開陽方麵可以先期支付60萬訂金。”

訂單總價的10%作為訂金支付,這已經是行業中很高的比例,也就是考慮到開陽半導體和這家光刻機部門的特殊關係,否則把這比例壓到5%也並非不可能。

原本還在為資金發愁,徐廣成這時候才發現自己太傻,隻要願意,抱著JK-1光刻機,就完全可以把現在的攤子撐起來,甚至他在這時候都開始有了更大膽的想法。

心一橫:“好,既然這次能夠先期拿到110萬的流動資金,我們光刻機部門就能更有底氣和所裏談條件,或許應該把光刻機部門做正規些,要專門成立一家公司,開陽半導體持股0%,再給所裏留下40%,我們光刻機部門自己留下0%。”

徐廣成可不是傻子,現在光刻機部門看起來賺不到什麼錢,但誰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情況,往後萬一發達了,誰敢保證光機所不會站出來爭奪主導權?

現在努力爭取,把即將成立的光刻機公司股權理清楚,光機所持股份額限製在40%的位置,以後就算有什麼事,也不至於完全被所裏單方麵限製,在三方持股的情況下,永遠都是人多了算,隻要開陽半導體和光刻機公司聯合起來,完全就可以不鳥光機所。

當然,以上隻是最壞情況下的可能,光機所就如同現在這樣,在薑總工帶領下朝著純科學領域發展,插手光刻機這種具體設備生產,想來也不大可能。

再加上自適應光學本就是中科院重點支持的項目,研究所在這方麵應該不會缺錢,大家都能把日子過得很好之後,一般也沒有誰願意主動打破平衡,畢竟光機所名義上還是持股40%的最大股東。

挺驚訝地看著自己這位老同學,汪正國發現這夥子確實變化很大,和一年前的大學生比起來,確實也成熟很多,雖然還比不上自己這種變.態的存在,但總體來是非常不錯。

做事有闖勁,在部門快要散架的時候勇挑重擔,孤身一人來推銷光刻機;之後又果斷提出讓開開陽半導體出資入股;在得知資金足夠之後,又未雨綢繆,將未來有可能的後院問題處理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