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虧損(1 / 2)

既然是年終盤點工作,肯定不僅僅是蜀航光學、瑤光電子、開陽半導體這三家單位,正在處於重組最後階段的西南動力機械公司也不能少,這家單位沒什麼能盈利的項目,手頭隻有些空軍的發動機大修任務,但其重要性依舊不可覷。

首先是西南動力機械公司的發動機維修工作都已經陸續集中到5719工廠進行,早前雖然想過把公司安排到5701廠所在的武侯區太平寺機場,但由於雙琉機場在某人蝴蝶翅膀作用下提前國際化,而太平寺機場的航線又和雙琉機場嚴重交叉,因此,這處軍用機場已經開始搬遷。

太平寺機場的搬遷並不怎麼讓人驚訝,畢竟蜀都東北郊區還有另外一座鳳凰山軍用機場在使用,兩者的很多職能都是高度重合。

空軍在得到蜀都市政府的補償之後,果斷決定放棄太平寺,將相關任務轉移到鳳凰山機場,以及距離蜀都市中心更遠一些的邛崍市桑園機場負責,成功實現瘦身、合並計劃。

蜀都周邊機場眾多,主要是因為抗戰把這裏作為大後方,那時候需要起飛各種飛機,於是就在蜀都市周圍前所未有的修建了四座大型機場,除了雙琉機場要距離蜀都市中心遠一些,太平寺、鳳凰山、溫江三座機場全都位於後來的三環附近,距離市中心僅僅十公裏不到,因此上位麵也在010年之後都在陸續計劃搬遷這些機場。

現在提前將太平寺機場搬走,也不過是順應城市發展需要罷了,真要是一直占著位置不搬,一方麵是對機場周邊環境有噪音汙染,另一方麵則是考慮軍用機場的保密工作開展。

太平寺機場要整體搬遷,原本為軍用機場配套的飛機、發動機維修當然就沒有留下來的必要,全部打包收拾之後,西南動力機械公司正好趁機會把兩家工廠完全合並。

而位於彭州的5719是專門做動力設備大修,廠子安裝了大量重型設備,如果要搬遷它,那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何況5719距離蜀都西北郊的高科技產業園區也不是太遠,二十多公裏的路程而已,交通方麵不會太麻煩,因此最終還是決定就近擴建。

實際這5719廠也是才新建起來沒多長時間,早前該廠是按照三線政策“山、散、洞”來選址,工廠在山區開工建設不到兩年時間就迎來改革開放,大量三線項目開始離開山區,走向城市。

於是,這家還沒建好的工廠又在七十年代後期重新選址,最終在彭州落戶,如今距離工廠竣工投產才三年時間不到,又折騰一番做搬遷,這自然是不可能。

如此,正好趁著5719才新建沒多久,周邊可用荒地眾多的大好時機,才能夠以最低成本實現兩家工廠的整合。

就在廠子進行大規模合並的同時,對工人、技術人員進行全麵培訓工作也齊頭並進,工廠內部組織學習是一方麵;直接委派青年人才到羅羅公司進行生產培訓才是重點,要全麵學習其生產規範、技術標準,力求把職工頭中老一套蘇聯思維徹底扳過來。

麵對這種大調整的現實情況下,西南動力機械公司必定嚴重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