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的好東西並不算少,茶隼武裝直升機項目算是一個,但限於時間關係,短時間之內好像也不可能在這個項目上占到什麼便宜。
本來還打算去看看著名的G-5/G-6係列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畢竟這東西名聲在外,技術上確實很有些亮點,要共和國現在雖然也在準備更新陸軍裝備的大口徑支援火炮,但在研發進度上麵,就著實有些不盡人意。
況且這南非的G-6自行榴彈炮也太有特點,它和瑞典的弓箭手自行榴彈炮一樣,好幾十噸的重型火炮,居然還使用輪式底盤作為載具。
也就是南非這種地勢平坦、地質堅硬的荒漠、沙漠地形,才有輪式底盤大規模使用的空間,真要是基於同等設計,放在共和國這種幅員遼闊、地形複雜的國家,肯定要不了多長時間就得趴窩。
再些實際的,其實早在198年初,國內軍方就已經決定在引進的奧地利聯合鋼鐵公司G一45型的基礎上開展新型155毫米自行火炮研製,並決定將其作為國內未來的軍師兩級壓製火炮。
既然國內早在8年的時候就著手布局,並且在技術引進上麵也沒有遇到任何阻礙,自然汪正國現在是沒有任何機會去瞎參合,歸根結底,國內也僅僅隻是在研製進度上因為投資不足而將速度放緩,但在技術上麵是沒有任何問題。
阿姆斯科方麵在肯普頓工廠投入大量資源,將足量的資金投入之後,人家現在就等著看什麼時候能夠有好東西,反正汪正國在肯普頓停留的一周多時間中,就已經好幾次看到從試飛站起飛了改裝之後的幻影工程驗證機。
按照蜀都所技術人員的介紹,實際這是南非軍方所投資的一個短期項目,主要是打算改進現役幻影戰鬥機,加裝新的多功能火控雷達、航電,並豐富武器掛載選擇。
汪正國倒是大致有些猜測,這應該就是上位麵南非所搗鼓的獵豹戰鬥機項目,作為幻影的中期魔改,在很多地方已經奔著二代半的定位去。
上位麵的獵豹戰鬥機,那可是能在南非自研戰鬥機項目下馬之後還繼續守衛南非領空的存在,直到010年左右,JAS-9戰鬥機采購到位之後,這才逐漸退役。
獵豹項目同研製中的南非多用途戰鬥機之間其實很微妙,一方麵是填補南非方案服役前的戰鬥力空缺,另一方麵恐怕就是起到個實驗品的作用。
畢竟兩款飛機的雷達、航電、武器係統之間差距都不大,甚至可以是一模一樣,既如此,用幻影改這款成熟的機體來測試整套係統,自然也可以起到項目研製進度加速作用。
或許在可見的不久,隻要南非方案的機體、氣動方麵搞定,到時候直接把獵豹項目上已經測試整合完成的航電、雷達、武器等係統裝進去,一款第三代多用途軍用戰鬥機就算成了。
從南非這邊的情況來看,雖然南非戰鬥機方案還存在各種問題,但人家的進度絕對不比國內慢到哪裏,甚至在總體進度上麵還隱隱有些領先,畢竟共和國軍方要求的截擊型還有些問題要頭疼。
......
前往南非的時候,北半球還是夏季的末尾,而這半個多月時間過去,再次從南非拿到第二筆青城發動機項目款,這才滿意地再回到約翰內斯堡準備離開,期間第二次路過藍花楹大道,明顯這時候是花開鼎盛時期,放眼望去,全都是一片淡紫色。
需要帶回國內的資料並不算太多,一個行李箱就能全部裝下,隨著飛機一起托運就好,從南半球輾轉往北半球飛,回到蜀都的時候,怎麼也得是秋季了,恍然間,這85年又是大半時間流逝掉。
長時間出差,回到蜀都的第一件事,那就得趕緊把手頭積壓的重要文件處理掉,雖然基金會旗下各單位都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在負責,但隻要是坐在辦公室,大堆的工作問題就數不甚數。
在文件框裏麵,一封來自美國波士頓的跨國信件顯得有些鼓鼓囊囊,汪正國自然在第一時間就感覺到它的不同尋常,心地揮刀裁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