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布局(1 / 2)

白斯文教授同基金會合作,但這並不代表他是完全隸屬於基金會體係,作為大學教授,承擔其它國家重點科研項目開發也是無法推卸的責任,現在他所能做者,也就是盡可能多幫助基金會完成整個產業布局。

比如這次為什麼是15相機級別的S傳感器,為啥不采用尺寸更大的10相機傳感器規格,那家夥的效果顯然要更好一些,反正國家項目對成本都不太敏感。

這些問題要想做出解釋都很簡單,主要是目前相機市場使用的主流產品都是15相機,未來相機數碼化也更大可能是繼承該規格的產品,自然白斯文教授也要選擇走這條路做技術預研,後續最多就是通過其它手段做優化而已。

“按照我們預計,至少還要等開陽的半導體製程工藝水平再進行一到兩次升級,那時候才有可能生產出素質不錯,像素超過100萬的光學傳感器,並且成本也控製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畢竟是15全幅光學傳感器,這東西的工藝成本再怎麼控製,汪正國也不會覺得它能夠便宜到哪裏。

未來二十年之內,數碼單反相機注定隻能是高端玩家、或者有商業需求的單位才能用得起,一般人就算了吧,畢竟動輒十來萬的價格誰又能遭得住,也都是000年之後技術大爆炸,數碼單反才逐漸降價,成為普通人咬咬牙能夠用得起的東西。

該看的大致也都參觀過了,東西是什麼水準,其實不用多,汪正國都很明白。

“繼續努力吧,反正在可見的十年之內,數碼單反相機產業都還是摸索期,就現在的話,還是先埋頭苦練內功、製定標準,市場產品就暫時用樞係列維持存在感就行。”

變革從來都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實現,所謂質變,那也都是在不斷積累量變的基礎上實現,而現在明顯就是還處於對量的一個積累時期。

至於標準製定問題,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在蜀航光學成功拿下超聲波馬達技術之後,要真正能夠困擾共和國相機產業進一步開發自動對焦技術的問題,其實都已經算是基本解決。

感動能已經在87年推出了世界第一款使用超聲波馬達的自動對焦相機,這意味著超聲波馬達時代已經到來,即便是後知後覺的共和國相機產業界,同樣也有部分人感覺到山雨欲來風滿樓.....

“15相機的價格昂貴,但卻是當前市場上最大一塊蛋糕,蜀航手頭握有國內唯一的自動對焦馬達技術,目前已經召集眾多國產相機廠商研究新一代自動對焦相機卡口標準,如果有時間,您這邊最好能夠同大家溝通一下和15全幅S傳感器相關問題。”

好不容易能夠有機會在國家協調下把國內70%的相機廠商召集起來,這次要製定全新的相機卡口,從而滿足自動對焦技術的需要,實際就意味著全國相機產業會迎來一次大洗牌。

有實力,能夠自己對生產中的相機、鏡頭進行大改,甚至針對新卡口標準做全新設計的相機廠商,這些當然可以趁機會完成產品的升級換代,而那些沒實力的單位,就隻能逐漸推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