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變數(1 / 2)

至於東北那邊情況,汪正國後續就不太清楚,隻知道是劉大佬在國務府總理回國之後,僅僅半個月的間隔,一支完全由軍事裝備科研相關人員組成的龐大代表團在蘇聯談了很久,至於回國之後是什麼情況,似乎汪正國還沒資格去打聽。

在整個九十年代,全球各地非北約國家都迎來“春”,以美帝為首的北約國家針華約集團展開最後鬥爭,整個國際形勢都迎來動蕩不安。

1990年底,老汪同誌帶隊從南非回國,按照他帶回來的法,現在南非方麵也政局不穩,曼德拉在90年月被釋放,南非的黑人也在西方人權基金資助下,發動各種鬧劇,流血衝突是接連不斷。

在北方,南非對安哥拉的邊境戰爭持續了年,整個作戰耗盡大量國力,暫時還看不清未來要走向何方。

南非動亂體現最明顯之處,比如這次老汪回國,那邊有好幾位之前從事茶隼直升機設計的骨幹工程師申請一起到共和國這邊工作,跟進共和國的茶隼直升機研製進度。

至於十號多用途方案,雖然項目還依舊在推進,但整個團隊明顯能感覺到投資和重視程度比起之前,完全是在迅速下降,裝配青城發動機的十號多用途原型機僅僅隻造出一架,第二架原型機的生產是明顯放緩。

1991年1月17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轟炸巴格達,海灣戰爭爆發。

美軍帶來的全新作戰模式讓吃瓜群眾眼花繚亂,前後僅僅不到一個月時間,伊拉克便扛不住了,薩達姆宣布接受安理會第660號決議,有條件地從科威特撤軍。

同一時間,來自蘇聯國土防空軍的蘇7戰鬥機從阿穆爾共青城直飛共和國帝都南苑機場,蘇聯時期的藍白相間塗裝設計,高高隆起的飛機座艙,機頭大角度向下俯衝,雙垂尾如同雙刃,垂入雲。

蘇7戰鬥機尾部,左右兩垂尾之間的間距可以並排站五到六人而不覺擁擠,以至於現場觀摩的共和國空軍高層,還有人情不自禁地感歎道。

“我的乖乖,這飛機怕是可以裝進一個班的空降兵!”

話聽起來有些搞笑,甚至還有些略微尷尬,但也從側麵反映出一個事實,蘇7戰鬥機真的很大,氣動設計完美,機動性能在同時代也當屬頂級,平台設計非常優秀。

很奇怪的是,這次汪正國居然被點名到帝都參加觀禮,包括老汪、屠總師、文總師一起,四人觀看整個飛行表演過程。

表演結束之後,這才得知原來是高層對汪正國所提的伊爾76/78引進、轟六改、國產D-0KP發動機計劃很感興趣,劉大佬覺得某人很有狗頭智囊風采,再加上這汪正國似乎還對蘇聯軍事裝備很有研究,而正好這次蘇7項目談判遇到瓶頸。

“汪對吧,之前你的建議我們已經詳細考慮過,目前也正在同蘇聯展開談判......”

談話過程到一些考察團此前在蘇聯見聞,而汪正國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這考察團在蘇聯並沒有完全談成目標,雖然蘇聯方麵還是和上位麵相同,願意出售蘇7戰鬥機,但那前提是以整機出口方式進行,至於生產線引進,人家並沒有同意。

感情這次國內是直接要同蘇聯談生產線引進,還真是夠自信。

仔細想想,即便在上位麵,國內能引進蘇7生產線,那也都是在95年左右了,那是俄羅斯窮的連褲子都快要當掉的時候,所以才成功引進生產線,現在人家蘇聯雖然日子不好過,但至少麵子還得要留著。

不過在有些時候吧,情況也並不非是完全一塵不變,至少現在國內的航空製造業就已經有了巨大地變化。

“如果按照我的建議,想引進蘇7戰鬥機生產線,可能需要多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