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技帶著巴方考察團如何跟蓉城飛機發展中心談判,這個真不是汪正國所能知曉,不過從文總師陸續所透露少量消息來看,似乎這次項目油水不少。
中航技的負責人希望能夠借此機會扭轉共和國軍品價格低廉形象,加上巴方也沒有太多選擇餘地,所以雙方從一開始便把采購單價定在000萬美元以上。
中方報出單價達到400萬,而巴方則在不斷討價還價,希望能夠把單價維持在000萬美元這個門檻上。
其實這000多萬美元的價格在九十年代初期看來,大概也算是一線水準,沒看到美國的F-16A/B型也不過是這個價格嗎?
除開搶錢的法國人,那幫瘋子能夠把幻影000這種貨色買到000萬美元往上,所以有時候真讓人羨慕,憑啥法國飛機性能僅僅算中下,而價格卻力爭上遊。
這次能夠把價格定到000萬美元級別,實際想想也並非沒道理。
首先青城發動機的使用壽命達到歐美標準,因此在後續的全壽命使用周期時候會很省心,這跟共和國傳統的軍用戰鬥機完全不在同一水平。
按照這種方案,巴方手裏握著剩下的10億美元資金最多能夠采購50架殲十B,這大概也不過三個戰鬥機中隊的編製,反正肯定是無法滿足巴方對高性能戰鬥機的需求,未來很大可能還會追加采購。
汪正國也給文總師出過一些主意,比如讓文總師向巴方建議,將巴基斯坦已經交錢生產,卻被扣押在美國的F-16A/B戰鬥機轉售給其它有興趣的國家。
比如剛剛完成複國大業的科威特,此時正在準備加強自身軍事能力,而因為此前海灣戰爭中的美係戰機表現搶眼,所以在複國之後,科威特將空軍戰鬥機采購目標大範圍定在美係。
如果沒有出問題的話,特威特最終會選擇采購F-18/D戰鬥機,但如果巴基斯坦提出轉手這批扣押在美國的全新F-16,恐怕科威特還是要好好思考一下。
首先巴基斯坦是阿拉伯國家當中最有力的打手,並且在海灣戰爭當中出力不,特威特欠著一份人情。
現在巴方有難題,需要特威特幫著解決,而且這批F-16本來也是全新生產,隻要科威特選擇接手,便能立刻接收戰機,甚至直接雇傭巴基斯坦的F-16戰鬥機飛行員,便立刻能形成對伊拉克空中防禦力量。
可能F-16A/B有些落後,但這批飛機又不是無法進行升級,畢竟F-16Blk15U本來就是可以打中距彈,機體構架相對先進。
海灣戰爭到現在已經結束,特威特空軍重建工作刻不容緩,而隻要特威特接手這批訂單,通用動力公司就可以有機會拿到戰機升級訂單,甚至後續追加采購都是完全有可能。
這通用動力公司到現在,自身資金鏈問題已經逐漸暴露,正好急著要錢。
上位麵便是因為缺錢,在199年被洛克希德公司收購,如果現在能夠拿下特威特,隻要好好經營,不定也是自救的辦法,汪正國斷定通用動力公司在美國那邊肯定會各種活動,努力促成這批被扣F-16戰鬥機轉手。
隻要科威特能夠接手這些F-16,巴基斯坦那6億多美元的資金便會有很大可能回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