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3D堆疊(1 / 2)

要想把汪正國一時胡謅的質子計算機解釋清楚,這種難度還真不是一般,比起198年由理查德·費曼所提出量子計算機構想,質子計算機應該算是更高端的層次。

除非得到三體星科技支持,否則就以現在的人類社會科技來看,別展開研製,即便是在理論上想要理解過來都是費勁,

比如將三維狀態下的質子展開至二維,並且還要無限擴大、雕刻、重新回到三維狀態,這些到底該如何解釋,反正倪光南自己都搞不懂,更不用深入地解釋這東西。

歸根結底,鑒於ISS大會這些科研學者的知識結構陳舊,倪光南最終還是放棄用質子計算機這種大忽悠去燒腦,個簡單一點的方案了事。

質子計算機是把三維的質子展開至二維,然後再進行電路的雕刻加工,現在倪光南想法則是正好和質子計算機套路相反,他要做的是把二維狀態的半導體集成電路造成三維結構。

好吧,這樣是不是還依舊很燒腦,那就來點兒正常人能夠聽懂的。

“我們當前的半導體集成電路都是在一塊矽平麵上進行加工而得來,首先是麵積大受到其它電腦硬件限製,為了強化性能,我們在麵積不變的情況下隻能縮單個晶體管體積。”

接著,示意工作人員將角落當的黑板拉過來,這東西在任何時候都少不了。

先是畫出一間單層平房,之後又在旁邊基於同樣的占地麵積畫出一棟高層摩大樓,兩幅簡筆畫搞定之後,將其推到演講台最前方,指著旁邊單層平房。

言到:“在半導體製程工藝精度不變的情況下,要在原定微處理器麵積大之內集成更多晶體管,我們首先得放棄當前這種單一平麵內建造單層平房的D加工模式,轉而改為建造摩大樓這樣,再增加第二層、第三層、乃至更多...”

“每多增加一層,相應晶體管數量也能夠實現翻倍增長,當然,這種設計需要解決很多問題,比如層與層之間該如何連接,這是個問題,還有對應的散熱,這些實際都需要我們想辦法,但開陽半導體已經在此領域有所突破,對於這種新的技術,我將其稱之為:D堆疊,大體屬於半導體封裝技術分類。”

在半導體集成電路的製程工藝難以突破時,轉而開發D堆疊這種更先進的封裝技術,其實也能夠實現技術上的巨大飛躍。

那這種東西的可行性高嗎?

別的不用多,美帝國防部高級研究規劃局在005年規劃發展文件當中,直接把D堆疊技術定位成美國未來防衛技術轉型的三大基礎技術之一,這將成為美國八大國防戰略的核心技術支撐平台,並且將會產生革命性影響。

所以,像D堆疊這種東西,未來注定是不平凡的存在。

現在倪光南總工爆出D堆疊封裝技術,實際這東西在開陽半導體那邊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積累,隻不過還沒到全麵爆發的時候罷了。

之前按照計劃,如果開陽半導體還不能在短時間之內突破0.5微米製程技術,公司會直接采用D堆疊技術來提升處理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