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把職業當成事業(1 / 1)

一位哲人這樣說過:“如果一個人把本職工作當成事業來做,那麼他就成功了一半。”

職業,在人們的眼中就是生存的資本,盡管“含金量”有所不同,但是如果一旦擁有了安身立命的資本,否則便會有生存之憂。為了生存絕大多數人需要一份職業。如果僅僅把職業當成生存的資本,或者隻是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就可能會把所從事的工作當成苦役,即使從事的是你最喜歡的工作,你仍然無法持久地保持工作的激情,得過且過,難有作為。

而如果把工作當做一項事業來看待,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事業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創造性勞動。它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會立即將你工作中的一切不如意一掃而空。而且有了目標和追求,人就會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不竭的動力,就會精益求精、開拓創新地做出一番成就來。

由於家境貧寒,齊瓦勃很早便輟學了,幫助家人做些零工。15歲的時候,他來到一個山村做了馬夫,這在當時是很多窮苦的小孩為了生計不得已而為之的苦差事。然而齊瓦勃沒有灰心喪氣,也沒有自暴自棄,他堅信隻要把工作當成一種事業來對待,學好本事,勤勉做事,就不怕沒有出頭之日。

終於,當了3年馬夫之後,齊瓦勃憑借自己過人的能力,被當時的鋼鐵大王卡內基名下的一個建築工地招聘去打工。這是齊瓦勃從沒有接觸過的全新領域,要做好也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的。但是一踏進建築工地,齊瓦勃就抱定了要做最優秀員工的決心。他將這份工作視為畢生的事業,相信隻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就這樣,當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太低而消極怠工時,齊瓦勃卻在勤奮地工作,認真地做事,默默地積累著工作經驗。把當下的工作當成事業去努力做好,是齊瓦勃的信念。25歲那年,齊瓦勃被提升為這家建築公司的總經理。

職業和事業,雖一字之差,卻有著天壤之別。有這樣一個故事:兩個人從同一扇窗子往外看,一個看到的是滿地的泥濘,一個看到的是滿天的繁星。這說明對同一件事情的態度,並不完全取決於事情的本身,還在於人的主觀能動性。以積極的心態來麵對職業,並將它當做自己追求的事業,那工作起來就會心情舒暢,充滿激情和創造,就可能有所建樹。反之,消極地麵對工作,被動地應付差事,就會索然寡味,難以有所作為。

有個20出頭的年輕人,他隻是美國一家大型企業裏的最基層員工,屬於“螺絲釘”式的小人物。那時候,他在一個狹小的辦公室裏工作,被安排在屋子的最裏麵辦公,隻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沒有電腦。每天,他從早忙到晚,處理的隻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當然,他完全勝任了這些事情,然後他就向上司抱怨:“我是一個幹大事的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常常讓我有一種挫敗感,我認為我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但上司對他說:“這我管不著,你要有怨言,就去找老板。”年輕人果真找到了公司的老板,向他說:“老板您好!現在安排給我的工作,我完全能勝任,我希望能獲得更多的機會,去完成更多的任務,去承擔更多的責任,可以嗎?”

麵對事業心這麼強的下屬,老板心裏欣慰不已。不過,老板表麵上不動聲色,隻是讓他回去。一個月之後,老板終於找到了他,對他說:“我準備在你的本職工作之外,安排一些別的事情讓你幹,你願意嗎?”年輕人自然滿心歡喜,馬上答應了。

從此,年輕人不斷地要求老板和上司給自己更多、更有難度的任務,並且總是能提前保質保量地把任務完成。當然,有時候為了完成這些任務,他經常要加班加點工作到深夜。但這些都是很值得的,因為每一次他出色地完成任務時,老板都對他讚賞有加。很快,年輕人就獲得了老板的認可和青睞,於是,他所接手的項目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職位和薪酬也越來越高。

當你不斷地激發自己的事業心時,你就能讓自己的能力如火箭般上升。要知道,人的能力都是在不斷的挑戰中獲得提升的。當你能不斷地挑戰困難並最終戰勝困難,你的能力又將躍上新的台階。

職業做好了,事業才有了成功的基礎,職業生涯帶給我們的經驗與體驗一定能夠幫助我們在未來的事業上取得成功。所以我們在從事自己職業的同時,別忘了給自己確立明確的事業目標,別忘了自己所有的職業努力都是為了以後能有一份自己的事業,能夠更好地做好自己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