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奧星電腦(1 / 2)

簡而言之,這個人工智能的核心部分將全部由他設計、完善,其所有的輸出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解釋。

這樣一來,它才足夠的穩定可控。否則以強人工智能近乎全知的能力,即便隻有一絲失控的可能,也將是人類無法承受的。

當然,這也意味著強人工智能需要設計者付出巨大的心力才能誕生。而且這項門檻極高、對整體性要求也極高的工作,注定無法得到有效的分工,隻能由寥寥可數的甚至一個設計者來完成。

經過長期的學習、強化,以及在佩裏斯科戰場上發生的那次基因突變,林寒的腦力已經變得極為強大,以至遠遠超出了天才的層次。

沒有人比他更適合擔任第一個強人工智能的設計師,哪怕把奧頓文明算進去也是一樣。

所以武仙座誕生之後,林寒就開始經常琢磨強人工智能的設計方案,並在計算機上進行了一些嚐試和模擬。

武仙座1%的計算能力沒有讓他失望,借此,對於理想中強人工智能的內核設計與實現,他心中已經隱隱有了眉目。

接下來的幾個月裏,林寒就在不斷完善強人工智能的內核,時不時地還要看書自學,提高自己的姿勢水平。

畢竟設計強人工智能需要的知識實在是太多了,計算機、數學、邏輯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無需贅述,語言學、心理學等學科的要求同樣也不低。

不光涉及的領域廣大繁雜,而且還需要相互結合,靈活運用,倘若不是由林寒一個人設計,也不知道要找出怎樣的團隊才能搞出點動靜。

除了忙於強AI的設計,林寒近期還主要有三點微小的工作。

一個自是登月工程,與運載火箭命名相同,也即「襲月計劃」。

早在一年前,這事就被各界密集關注,畢竟國家的登月計劃常有,但公司登月還是頭一回,有人期待成功,也不免有人等著萬象出洋相。

而且萬象空間探索公司的表態很明確,登月不是為了上去瞎溜達,而是為了建立宇航基地,將月球作為以後星際探索的中轉站。

月球沒有大氣層,引力也是弱弱的,發射航天器比在地球上容易太多。將之作為宇航中轉站,是人類長久以來的想法。

第二個微小工作則是「新工業基金」,簡單說就是萬象將在三年內投入共計7000億美元,專門用於為以核聚變、量子計算機為核心的“新工業體係”修橋鋪路。

具體的投資項目包括6G網絡、雲計算、大數據、電動汽車、核火箭、植物工廠、海水淡化、煤化油、電網等。

這些多數都是比較前沿甚至超前的東西,短期來看,這筆投資似乎並不怎麼明智,但等到核聚變誕生,它們的回報必然極為驚人。

不說其它,隻電動汽車,在能源用之不竭的核聚變技術的基礎上,前景便一片光明。

當然,林寒搞這個不是為了賺錢,至少不僅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能夠在新時代開啟的時刻,盡可能多地獲取對新世界的支配權力。

倘若在穩定時期,萬象集團的躍升無疑還要再經營許久,但如果能主導新一輪的工業革命,很多事情都將可以迅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