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林寒和羅萱無事可做,便出來在飛船附近四處走動,爬一爬起伏的小丘,時而合影留念。
一片空曠的月球荒漠之間,除了龐大的襲月飛船主體與返回艙,便是兩個身穿宇航服、攜手漫步的人影。
宇航服固然笨重,但月球的重力也遠低於地球,一般人在月球上都能輕鬆躍起幾米高。
他們的身體素質又異於常人,所以在月球上行走,兩人的動作都顯得十分飄然。
眼前正有一個十餘米高的小丘,林寒當即抱著羅萱一躍而起,在她的輕呼聲中,輕鬆躍至丘頂。
月塵揚起一大片,沾上兩人的宇航服。
羅萱下意識地拍了拍,卻沒能拍下去多少,不禁微微皺眉:“會不會把宇航服弄壞啊……”
林寒拿出兩麵旗子,插到丘頂的月壤之中,其中一麵是華夏國旗,另一麵則是萬象集團的標誌,也即“萬象”二字的篆文。
一邊插好兩麵旗子,他笑道:“哪那麼容易壞,萬象出品,必屬精品。”
說這話時,他心裏不由想到,如果在這裏脫下宇航服會怎樣?
月球環境對人體的威脅主要有三點,一是沒有氧氣,二是從-183°到127°的極端溫度,三是真空環境。
第一條對他來說不是問題,憋個把小時完全可以。第二條亦然,況且此時溫度不高不低,大約四十多度,普通人也可以承受。
第三條,在真空環境中,普通人可以支撐幾十秒而不死。這點林寒雖然沒有嚐試過,但自忖至少也能撐個幾分鍾……
不過他也就想想而已,隨即便將這個念頭拋到腦後了。
又轉了好一會,等到羅萱有些乏了,兩人才返回飛船休息。
不多時,呂建、梁文山二人也回到飛船,報告完探索結果,各自休息。
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相當,換句話說,月球的“一天”就是地球上的一個月。
但人類顯然不能按照“月球日”生活,依舊維持著在地球上的作息規律。
第二天,呂建、梁文山繼續探索任務。
至於林寒和羅萱,第一天的新鮮感過後,便沒有再四處逛了,轉而開始收集月壤、月岩,並在飛船中進行初步的檢驗分析。
當天晚些時候,呂建兩人的探索任務便圓滿完成,然後經過四人討論,林寒最終選定了基地車的展開點。
四人準備一番,開動基地車、月球車,向著指定地點而去。
基地車速度很慢,一百多公裏的路程,開了差不多十個小時才到地方。
這裏是澄海南部邊緣的一處山崖,越過山崖便是澄海以外。山崖下麵則是一個山洞,容下基地車綽綽有餘。
在暫時還不能建造具備較強防護能力的大型基地的情況下,將基地建在月壤月岩之中無疑是最佳的選擇。而且從地形來看,這裏也十分適合修建電磁發射裝置。
有了電磁發射裝置,不論是從月球返回地球,還是以月球為起點展開更遠的星際航行,都會變得容易許多。
比如登陸火星,人們可以先通過電磁發射將火箭從月球上發射出去,這樣節省的燃料就可以讓航天器在宇宙空間中繼續加速,從而大大縮短航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