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打破業障,除了反省、懺悔,沒有第二條路。真能由衷反省的人,都得到了法的利益,沒有認真反省、懺悔的人,便停止(滯)在那裏無法前進了。反省、懺悔,並不是我發明的,我也是這樣做,而且很確實認真地做過的。我曾告訴過各位,當我反省到媽媽生我,反省到媽媽沒有生我之前,我便認知了真實永恒的自己。
反省,不要急躁,不要求速效,要誠、要敬、要由衷,才會成功。路,是人走出來的,你不去做,隻求知,那就上了當。裝一腦子名相,不停地拿它作分別妄 想的素材,想來想去,最後便會落入“想陰”。
(4)逐相而迷(沉)。我們一睜開眼,隻見五彩繽紛,如果沒有堵塞耳朵,又加上百音雜陳,對於這些,我們習慣 地執著它是真實的,而忘記了這個地球並非永恒。其實,這些都不真實,都如幻如夢。我們如果不肯從夢中警醒過來,就不免要迷失在現(幻)象當中了。有時照照鏡子,自己都懷疑自己:這是我嗎?我是這個德性嗎?我怎麼會是這種樣子呀?不但把自己的心迷失了,對自己的相貌都會打問號,而失去親切感。何以如此?因為我們最善於對外在的幻相認同。既然認同了虛幻不實,我們的心自然也就變 成了虛假。所謂虛假的心,就是生滅心,隨著環境在改變,後念出、前念沒,不停的生滅。如果你改變不了對外在幻相的執著,那就甭修心了,修亦不會成功。
(5)隨想入陰。很多人以幻想為享受,想入非非。一個人坐在那裏想,越想越有味道;想到高興的事,情不自禁地會自己發笑。有時候,為自己勾畫一幅未來的遠景,會興奮到整夜不睡覺;越想越有意思,幹脆,喝杯茶,抽支香煙,繼續想下去!可是到了明天,一出門,所想的不是忘了,便是一點兒也派不上用場。習慣多想的人,多半麵不華色;氣色都不好,陰氣太盛。所謂五陰,想的太多,便墮入了“想”陰。
禪宗典籍上說:“寂子莫入陰界!”意思是說,不要去想,問你問題,能答便答,腦筋一打轉,答案就不對了。要直截反應,就像一按扭,燈就亮才行。
修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那些陰暗、見不得人的、心的陰暗麵“曝光”。 現代人多患有時代病。最普遍的是神經衰弱和精神分裂。精神分裂就是意誌不統一,想的很多,心力無法集中,所想的事情往往和他的工作脫節,與做人做事都不相幹,久而久之,就 會由神經衰弱而精神分裂了。
所以,人不能妄想;要想,一定要有個單一的、光明的主題,集中心力精覃不雜地去想,沒有結論絕不放手。這樣莊敬、嚴肅的去運用思維,才是“正思維”。如果輕率地亂想一通, 隻會傷害自己。
人一進入想陰,他的心靈便開始暗淡,不再有光明的感受,人生也顯得不開朗。當然,他的心是亂的、不統一的、四分五裂的。精神就是心,一個分裂不統一的心,是不能借假修真的 ,因為它沒有力量。
(6)作繭自縛。人要修心,無須放棄工作,不須躲入深山;但是,要修心就得擺脫七情六欲,所有恩愛纏綿 、怨恨交織、刻骨銘心、夢魂縈繞……都是自縛於七情六欲之繭,而把自己綁在裏麵。所有放不下,不自在,百分之九十是情感的因素。有些人一生事業不能平衡發展,是因為家庭不調和。
順治皇帝江山都不要,是感情在作祟。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豫讓漆身吞炭……這些,都是仇恨的驅使,使愛恨交織糾纏,使 一個人喪失理性,走上毀滅沉淪之途。
情,有正有負,正的情,是一種萬物一體的情操,沒有我,隻有宇宙和眾生,把私我融入宇宙與眾生而遍在,這是佛、菩薩的心懷。如果把自己跟眾生、宇宙相對立,用選擇的方式 決定自己的愛與恨、好與惡,那是凡夫,是作繭自縛的基因。我們如果擺不脫那些恩愛的纏 綿,仇恨的蝕骨,乃至於許多低級興趣,那我們就沒有辦法修心了,修亦不會成功。這一關很難突破。
(7)瞞心昧己。自己從來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吃幾碗飯,不知道自己能挑多重的擔子,乃至於滔滔不絕 地講了半天話,都不是自己所體驗的,也不是自己能夠做得到的,卻去要求別人。如果我們分析每個人講的話,十句當中起碼有六句是不真實的,不管你是作老師的、為人父母的、作人丈夫的,所講的往往都是虛偽的,而自己卻以幻為真,活在幻想當中,自我陶醉。
自我保存欲太強的人,就會產生不必要的恐懼,覺得自己不安全,這些都反映出了虛偽。
法,是絕對的真實,活在虛假當中的人,和法是絕緣的,是不相應的。禪學會一成立,我們便提出誠敬信行;誠就是不虛假。敬就是不輕慢、不懈怠、不隨便、不放逸、很認真……。
(8)言多必失。口德勝於口才。喜歡講話,滔滔不絕,講得很起勁,越講越有意思;講完了,再看,再找安祥,安祥沒有了、溜走了。所謂:“言多必失”,說錯話失言事小,失掉了離執的安祥心態,多糟!各位一定有種經驗吧?不妨試試看,話講多了,回頭反觀自心,安祥就會降低,乃至於消失了。所以,一個以說話為興趣的人,不能修心。講話,是一種責任、義務、而不是一種權利,也不是一種享受;如果把說話當作權利或享受 ,那非常荒謬。有的修心人,胸口掛個牌子“不語”,持不語戒。鄉下人有句土話:“你一輩子不講話,沒有人把你當豬賣掉。”古德也說:“你一輩子不講話,閻王對你也沒辦法。”所以,話說多了,會破壞心的原態,使你失去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