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心的高度修煉(1)(1 / 3)

此心藥治療的心病者:

下裏巴人者、俗不可耐者、甘於平庸者、下層勞苦者、低收入者等。

高度決定視野;

高度決定格局;

高度決定職業;

高度決定事業;

高度決定習慣;

高度決定人生的一切結果。

我決不相信一個人生境界很低的人,會說出境界高超的話來;

我決不相信一個生命取向很低的人,會幹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來;

我決不相信一個甘於貧賤沉淪的人,會創造出巨大的社會價值來;

這是絕不可能的!

人與人的差別,最大的地方就是心的高度不同。鴻鳥告比麻雀的誌向就是要高很多。老鼠每天的忙碌不過是為了偷點糧食填寶肚子,狗每天偷點屎吃也不過是解決饑餓問題。而有些人,似乎生來就是幹大事的人,就是為民請願的人,就是領頭羊。

人生境界的高低,表現為思想道德水平的優劣,關係著個人乃至社會精神文明狀況的好壞。因此,人生境界的問題是一個不可輕視的重要問題。

所謂人生境界,是人在尋求安身立命之所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狀態。人生境界以超越為前提。超越旨在超越在場或現在,以不在場構成在場,以過去與未來構成現在和以現在解釋、補充過去的原本,亦即古之哲人所謂在場如不在,不在場如在,今之哲人所謂超越在場的東西。當然,超越不專指超出時間之外,走進超時空。但一個人若不能超越,而一味死盯住在場或現在,就無境界可言。無境界則事物無意義……

我們培養精神,首先得明白——天人是合一的,萬物是一體的,對另一個生命的傷害就是傷害我們自己。眼界越開闊,行動越成功。敞開心扉,互相關愛,就會更愛自己,活得更加大氣,更加真實,生名也就賦與新的意義。

人到成年,我們的位置獨特,這時我們明白,隻要賦予生活更多意義,我們就可以在生活中留下自己的印跡。如今我們開始變成熟,對心靈的追求更高,渴望一種理性、和協、善良而真實的生活。

花點時間透過精神的鏡頭,我們就能看到宏觀世界中自己的位置。帶著精神生活見解,我們不知誰會叩響我們的心靈之門,感恩的心充滿了期待,微笑著看每天的花開花落。讓我們看見每個瞬間存在的喜悅和對生活的激情。

這中間的區別究竟在哪裏?

我想來想去,就在人的心裏的高度上分出等級來了。失敗,幾乎所有的失敗,都可首先歸結為心的高度的失敗。

生活中有許多可憐的人,他們之所以生活在人生的最淺層在苦苦地掙紮著,他們一輩子都在為著幾粒米而奮鬥著,他們人來就沒有想到過再深入一點,就會超越這平凡的生活。他們沒想過,從來沒有想過。就算有的人偶爾想一想,也是立即嘲笑自己在幫青天白日夢。

人生輸與贏的本質就在於一個的高度。人生如棋有人隻看到眼前一步,有人能到下幾步,有人能縱觀全局,這中間誰贏誰輸,自然十分明白。

人生如果有戰略,那麼,高度就是人生的戰略。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人如果戰略高度很低,那麼,再怎麼努力也不會高到哪裏去。正如老鼠的尾巴,你打一棒,它也腫得不光呀!蔣介石之所以被毛澤東趕到台灣,他兩者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毛澤東的戰略從頭到尾都高於蔣介石的戰略。

武俠即人生。武俠小說中經常論劍道。最低的劍道是手中有劍,心中無劍,較高層次的是手中的劍,心中亦有劍;更高層次的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最高層次的是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這四個層次的人比劍誰輸誰贏,當然不應比了。這就如人生!中國文化講究以三段論來論境界高低。

大家最熟悉的是以山為喻:

第一階段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階段是最低階段,他們隻看到物質的現象與表麵,這上層次是看不到世界整體的,他們心中的世界是分裂的,此物彼物幾乎沒有關聯,人生處在被動、迷茫的痛苦階段,而且他們創造的價值十分有限,幾乎連自己所需都解決不了,因為他們出賣的多是體力,從事的是簡單勞動。

第二階段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凡到此階段的人,就到了否定階段,到了創造階段,在這個階段,他們的思維和智力得到充分開發,他們能看到價值是由差異構成的,看到差異是由否定造成的,於是他們十分情鍾否定哲學,所有的批判家、企業家、創造者等社會一切大師,幾乎都是在這個階段取得了人生的輝煌成就,他們都是在此階段完成了修身、齊家、平天下的人生要事。

第三階段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凡是到達這個階段的人,他們不再憑手吃飯,也不再憑反叛思維吃飯,他們已進入了心的自由高度,他們是真正的完人,是和諧的完人,是看到否定哲學亦有不足的人,是登峰造極的人,是天人合一的人。

中國哲學人生的三分法是正、反、合。馬克思分為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三個階段。佛教分為,色就是色,色不是色,色還是色三個階段。天下學問說法不一,但本質相同。說來說去,心智秘方有許多要務,但最要學的是修煉心的高度。心的偉大,幾乎是由心境造成的。 記得有位作家說過,普通人的心境大都是這樣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