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製度和沒製度沒什麼區別,這個製度就是失敗的。
萬達製度最大特點就是我說的有用。萬達有一個萬達學院,投了十幾億,現在同時可以容納幾千學員,學院院長讓我題兩個字,我就題了兩個字——有用,這就是萬達學院最大的目標,別整了半天沒用,培訓完和沒培訓沒什麼區別。
製度也是一樣,有製度和沒製度沒什麼區別,這個製度就是失敗的。我們一定要做到操作性極強,萬達所有製度都要上信息中心,運用到網上去。
——摘自《創新的企業管理》
背景分析
王健林說,要搞能用的製度。
萬達非常重視企業製度建設,王健林進入企業的第一周就搞了一個名為《加強勞動管理的若幹規定》的規章製度。經營萬達20多年來王健林搞出的製度更是數不勝數。
數量上有了保障,質量上也要提升。如今,王健林規定平均每兩年就要修訂一次製度,因為企業在不斷發展,所以製度也要隨之更新,有一些過時的要刪除,有一些缺少的則要添加。修訂的參與者從王健林到總裁、副總裁,以及各個部門,全部都要參加,修訂過程一般曆時3個月左右,在每年的9月份開始。
王健林一直在強調,製度的字數不能增加,還要把事說清楚,要說有用的話,要有可操作性,實用第一。
萬達商業地產起初有一個關於投資的製度,這個投資製度在修改之前隻是簡單地說明必須做什麼樣的投資,但是事實證明並不好用。於是,萬達就把它編成了“商業地產投資100問”,後來又把它合並成“商業地產投資50問”。這50個問題,就包括了“天上地下”的所有,且詮釋得格外清楚。比如土地六通一平,地下有沒有障礙物,有沒有配套,當地的建設成本多少,人工成本多少,稅費多少,等等。50個問題都規定必須用數字回答,“大概”“基本上”這樣的詞語禁止出現,必須用明確的數字來回答問題。對若能把這50個問題搞明白,對這個項目也就再清楚不過了。更重要的是等新員工到這個部門後,隻要閱讀這一本發展投資製度,就會非常清楚項目相關情況,可以很快投入操作。
再以萬達的規劃設計製度為例,萬達把萬達廣場、萬達酒店和文化旅遊項目的投資分別劃分成3個級別:A級店、B級店和C級店。劃分級別之後,每一個等級都會製定若幹條強製條款和非強製條款。例如,有很多消費者覺得萬達的地下停車場特別敞亮,讚不絕口,殊不知這也是多年摸索出來的結果:萬達規定停車場的高度必須達到4.8米。一般停車場的高度都隻有3.6米,為什麼萬達要求4.8米呢?除了舒適度方麵的原因,這也是為了若幹年以後,能夠安排機械停車位將來倚仗成熟的技術,如今的兩個車位可以做出5個車位,全部下來大概能增加70%的停車位。
萬達的商業管理現在全球排名第二,至2014年年底隨著商業地產麵積達到全球第一,萬達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管理企業,而其在曆史發展中也形成了十幾本自己的製度,例如開業手冊。
萬達的開業手冊不是隻有簡簡單單的幾句話,每本大概都有三四萬字,甚至距開業多長時間之前商管就進場也有清楚的規定。A級店提前多少時間進場,B、C級店提前多少;進場後要做什麼工作,從第一周一直到開業後,每一周抓什麼工作;每一個月商家達到什麼程度,完成什麼樣的評估,等等,都隻要照著製度執行就可以。萬達開業手冊最大的好處,就在於照顧到了沒有參加過開業的新員工,無須特意教授,新人拿到這本製度後,就會清楚地知道應該幹什麼。除開業手冊外的招商製度、運營製度、內裝裝飾要求等,也都非常細致周到,包括圖片和操作流程,完全簡單易懂。
因此,萬達製度最大特點就是實用。萬達曾投入十幾億建了萬達學院,可以同時可以容納幾千學員,學院院長曾讓王健林題字,王健林大筆一揮,就寫了兩個字——有用,這也是萬達學院最大的目標,培養出有用的人才,堅決不能培訓完和沒培訓沒什麼區別。
製度也是如此,如果有製度和沒製度區別不大,那麼這個製度就是失敗的。隻有做到操作性極強,才能真正發揮製度輔助經營者管理企業、規範執行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