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尚書看程宇初甚是乖巧,就衝著程宇初笑道:“程家小兒,你可否現在作詩一首?以描繪出此間景象?”
程宇初偶然吟出那兩句前世詩句,被傳送開後,就知道麻煩終會找上他的,想現在自己乃五歲孩童,正是提筆識字之時,卻是出口成章,恐怕引起別人猜疑,最近一直是故意藏拙,就連話語也是很少,此時聽了這個王老尚書的話,就想推辭過去,不過話剛到嘴邊,看到父親期盼的眼神,心中一熱,想著這世父親因為他收到的譏諷,頭腦一熱,點頭道:“我一小孩童,怕說出的詩句難入王老尚書你的法眼那!不過長有命,不敢辭,我就胡做一首充數吧!”
程宇初說完,用眼睛打量了一下在座的賓朋,沉思一下吟道:
春風拂曉日暖暖
程家二兒魂始還
五歲初言青雲誌
不教世人羞父顏
程宇初四句絕句說完,王老尚書帶頭拍手稱讚,道:“好!好!程家小兒,此詩雖然沒有對仗,但也應景,更是體現了一片孝心,小小年紀,難得可貴!慧仁老弟,恭喜恭喜啊!”
程道正聽程宇初說完,一時間更是為程宇初詩裏的孝心感動,也是說著:“好!好!難得我兒有此孝心,比你哥哥強多了。王老尚書,我想讓我家初兒拜入你門下,你看可否?”
王老尚書,原名叫:王棟,字項天,曾在朝官至尚書,後因黨派之爭,這才被罷了官,回到了老家朔陽城,因王項天為人甚是清廉,剛正,名聲更是滿天下。此時程道正提出讓程宇初拜他為師,是很有私心的,如果王棟能答應下來,程宇初今後肯定能憑借他的名氣而平步青雲。
程宇初聽了父親的話,更是一愣。程宇初醒來後,每每想起前世的遭遇,就下定了決心,這世一定要棄文從武,隻有這樣,再出現前世那樣的場景,他才能保護家人和相親。此時聽父親竟然讓他拜一個和前世老夫子差不多的人為師,就直直的愣在了那裏。
程道正在說完後,本想著按今天宇初表現的這個聰明伶俐,肯定會倒頭就拜,可看到宇初愣在了那裏,才想起他隻不過是一個五歲孩童而已,隻是今天表現甚是穩重,一時間就忘記了他的年齡。
而王棟聽了程道正的話,沉思了一下,哈哈大笑道:“慧仁老弟,你讓你家小兒拜我為師,甚合我意,我也就不推辭了,今天就當中收下這個徒弟!”
程宇初見王老尚書已經答應,知道木已成舟,他一個小小孩童,此時就是反抗也是無用,再說,他也不想落下個不孝的罪名,隻好衝著王棟雙膝觸地,跪拜道:“恩師再上,請受學生一拜!”
而王棟此時更是一臉欣慰的看著程宇初磕了三個頭後,一把彎腰把程宇初抱在了懷裏,說:“嗬嗬!此兒甚是乖巧,收此佳徒,當浮人生一大白,眾位,我們入席吧!”
眾人看到王棟的舉動,也紛紛前來祝賀。而王棟則很是寶貝程宇初,知道在席上就坐時,也讓程宇初坐在他身旁,程道正見狀,連忙阻止,而王棟則把手一擺道:“無妨!無妨!他還是一小兒,今天就破例一次吧,眾位以為如何?”
眾人見王棟已經這樣說了,也隻好道:“無妨!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