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振南軍營之中,屬下向他彙報,“報,烏雲國和阿朵柴國軍隊兵分三路,向我軍包抄!”
“嗯,知道,下去吧!”
郭兵說道,“既然他們兵分三路企圖包抄我方軍隊,那我們勢必要給他們以痛快的回擊!”
太子皺著眉頭問道,“可是如果直接對戰的話,敵方六十多萬,我方才堪堪四十萬,兵力懸殊差距這麼大,真的沒有問題嗎?”
郭兵笑著應道,“殿下,你放心。從我郭兵跟著大將軍以來,就沒有看過他吃敗仗。再說大將軍善於打何種戰?就是以少勝多這樣的戰役。此次戰役,別看兩方相差二十萬兵力,可是對方兩個將軍都是草包啊。
我們放火燒了他們七成多的糧草,即使對方不開戰,靠那些糧草,根本就堅持不了多久,就算我們不作動作,不挑釁,過不了多久,他們也是耐不住,肯定要打這大戰鬥的。隻是現在被我們逼迫的提前了而已。”
說到這裏,他又安慰了一句,笑著道,“太子,你且看著,我郭兵可以立下軍令狀,這場戰鬥,肯定我方取勝!”
太子笑了笑道,“立軍令狀之事就算了吧,我還是相信你們的。”
若非逼不得已,逼一個正在戰場上戰鬥的將領立下軍令狀,簡直就是失軍心,這可是上位者的大忌!
郭兵聽到太子如此說,也不是說非要逼自己對太子立下軍令狀,這隻是為了太子好安心一些。
他可是看出來了,這些日子,太子對這場戰鬥,很是沒有信心。
他可是領了十萬大軍過來的人啊,如果對指揮戰鬥的大將軍抱有不信任,那要讓他配合作戰計劃,肯定會變得有疑慮。
在戰場上,對於作戰計劃一旦抱有疑心,那麼勢必會猶猶豫豫拖延行軍,這對於打戰,就是一個大忌諱。
所以,在戰場上,最主要的就是聽指揮!
軍令如山就是這個道理!
即使太子這個未來儲君也一樣,到了戰場,就必須聽從大將軍的指揮。
郭兵點頭道,“嗯,太子相信就好!”
蔣振南出去一會兒後,又走進營帳,對著太子說道,“大將軍,估摸著敵軍半天後就會衝過來,現在請您帶領十萬虎頭大軍,在漓山隱藏起來,按之前計劃作戰!”
太子沒有異議的點頭道,“好!”
說罷,他就直接出去了。
帳篷外士兵已經牽過他的馬匹。
他跨上馬就離開到虎頭軍營處了。
待看不到太子人影時,郭兵有些疑惑的道,“頭兒,十萬虎頭大軍,同樣可以與將家軍一起衝鋒陷陣,你怎麼會……”會把太子調開啊。
蔣振南睨了他一眼,冷厲一聲道,“就你話多,幹事了!”
林月蘭教過他,上位者都是疑心重,猜忌也重!
這虎頭軍本身是掌握在陛下手中,現在已經移交到了太子手中,那麼這支軍隊已經直接屬於太子——未來儲君!
既然這支軍隊已經屬於太子,那麼很顯然調動權,指揮權等各種權利都是集中在太子手中,或者是太子製定的將領手中。
然而,從太子率領十萬虎頭大軍過來後,太子並沒有言明蔣振南可以調動或指揮這支軍隊的權利,很顯然這是太子不想把兵權交出去,即使暫時的。
很顯然太子殿下根本就不打算損失這支軍隊。
沒有調動權和指揮權,之於蔣振南來說,這支隊伍就是廢的。
可很明顯太子又想要靠這支隊伍做出戰績,蔣振南隻能另謀算計,既不動這支軍隊的兵權,又讓太子有戰績,好對皇帝或戰士們有個交代。
其實郭兵再微微往深一點想,肯定也知道太子的想法了。
郭兵還是有些擔心的道,“頭兒,那河水裏的軟筋散,真有用嗎?”
他們把水源截斷了下來,然後,挖了一大塊地方,儲蓄這些水,自有用處。
蔣振南看到郭兵的表情又冷哼一聲道,“哼,月兒給的藥,會沒有用嗎?”
郭兵毫不懷疑的搖頭道,“當然不是了!隻是我覺得,這麼一大片水,就用這麼點藥,會不會藥性會大大折扣啊?”
他不是懷疑藥,而是懷疑這藥的用量。
誰能想象得到,一個流動如大湖泊的水,就用量不到半隻小瓷瓶的藥。
蔣振南又睨了他一眼,對著郭兵很是鄙視,隨即他很是驕傲的道,“哼,我們看結果吧!”對於這個白癡,他也懶得解釋了。
郭兵點頭道,“好吧!”
半天過後,蔣振南穿著銀色盔甲,帶著銀色麵具,帶領三十萬大軍,在龍宴國和烏雲國交界處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