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考試(2 / 2)

王言的智商平常,也就是一般人,可他畢竟讀了幾十年書,尤其是這一次重生之後,除了幫父母出謀劃策,去國外金融市場撈取美元以外,基本上就是讀書,健身,和偶爾去掛名的小學初中參加考試,所以處理這些考試題還是不在話下的。王言一邊寫著,鞋子還在地上,敲打著節拍,連走過的幾位中年婦女都直接無視。

忽然王言一拍桌子,最後看了一遍卷子,開始舉手說:“老師,我交卷。”

立刻,王言能感覺到自己被上百人盯住了,各種複雜的眼神。監考的那位女老師皺著眉頭問道:“身體不舒服嗎,休息會再寫吧。”

王言已經開始收拾東西了,他其實不太在乎這個考試成績,隻需要天才的頭銜而已。他繼續偽裝良善:“老師我都做完了,我覺得八九十分就可以了,所以就交卷。”在老師和其他考生的目光下,王言得意得走了出去,要的就是這個感覺啊,至今來說,他的天才打造計劃剛剛開始的不錯。

在未來的21世紀初,有一項重大的發明,高效率植物能源技術。

這技術的研發經過,方式被後世的人把細節全都報道清楚了,受益於此,王言已經在經過了十幾年的準備後,有了把這些技術提前研究出來的信心,按他自己的話說,看著攻略打一遍再不行,就太廢物了。

人類自從把科學研究當做富礦來挖掘以後,實際上簡單點說,就是在撞,撞大運,愛迪生撞了兩千多回弄出個燈泡,諾貝爾撞得頭破血流,把安全zha藥弄了出來,那真正是用身上的零件換回來的,這當然是科學的簡單說法,複雜點說,知道如何去進行研究,這就是無數精英人才一生追逐的了。王言的優勢在於,當初的那些研究過程,他門清啊。

靠著參加考試的福利,王言暫時可以進入北大圖書館去找書看,他想起了關於北大的一則故事,毛主席當年在北大圖書館的工作,是由北大校長親自指定的,王言第一次聽說這件事的時候,居然想的是,這北大校長也夠會抓權的了,連一個圖書館的職位也親自安排。不過從另外一個側麵說明,北大確實夠牛的。

他這次來到北大,第一是為了在北大少年班混個名次,並且也是為了日後那個高效率植物能源計劃鋪路。他心裏已經構思好了一個自學成才的少年科學家,因對基因工程產生了濃厚興趣,於是努力研究,最終掌握了填補國內空白的高科技,報效祖國,他已經在考慮是不是再拍成電影了。

(本書的設定主角是從以後十幾年大概的時候回來的,所以一切不合理的設定都以這是平行空間為準,各位書友都是火眼金睛之輩,噴的時候不要太狠,我會虛心接受,向各位大神學習的,有什麼話說盡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