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太麾下不是沒有能人,也不是看不出來這非常可能發現的一幕,更不是沒有人願意逆流而上大聲疾呼。
但是因為郭太在白波軍中的威勢太盛,他簡直就是每一個白波軍士卒心中的太陽。他心中喜怒哀樂的情緒就是每一個白波軍喜怒哀樂的情緒,沒有人可以改變可以扭轉..
就是殺的起興的郭大帥,便命令著麾下那群願意為他生願意為他死的士卒,借助著剛剛殲滅敵人先頭部隊的威勢,和晚飯無比豐盛的激勵,英勇無畏的朝著速度還並沒有飆起來的牛輔騎兵衝去,那雷霆萬鈞般的氣勢,給人一種地動山搖的錯覺。
相比越戰越勇的郭太白波軍,牛輔這邊的狀態可並不怎樣。
之前那曲不聽號令的騎兵便讓牛將軍大為光火,便對麾下的這群驕兵悍將劈頭蓋臉的訓斥起來。麵對著麾下這群並不是自己嫡係的部隊,牛輔本來也沒有什麼好感,但好在麵子上也都還算過得去。但是,剛才這根本不聽號令的500人簡直就是當著這三萬大軍的麵前,生生的猛的打了一下自己的臉。
一臉生疼,火辣辣的。
牛輔自然怒不可遏。
所以在那500人陷入絕境的時候,麾下的並州軍將領本來來請求他盡快出兵救援,但是牛輔能遂了他們的心意?自然是絕不應允。在出現了不服將令要擅自救援的將領時,牛輔還在親兵的幫助下當場格殺了幾個刺頭,這才勉強的把憤怒的並州軍彈壓下來,但軍中的氛圍已經變的很微妙了。
如果此時不是大敵當前,以牛輔多年帶兵打仗的能力,給他幾個時辰的時間,他自然能讓麾下的並州軍情緒還原。但是,白波軍的統帥郭太卻絲毫沒有給他這個時間。
郭大帥的人品很好,他殺來的很是時候。
讓牛輔非常措手不及,特別難受。
其實,本來牛輔麾下的並州騎兵師更占優勢的,他們人人善騎射。弓箭一射,騎兵一衝,把騎兵的機動優勢發揮到極致。如此幾輪下來,哪怕白波軍是鐵打的,再堅韌不拔,在這巨大的傷亡麵前,也隻有崩潰的份兒。
隻是,在牛輔軍把隊伍剛彈壓好,郭太的白波軍就衝上來不要命的玩起來了短兵相接。牛輔根本沒有足夠的距離讓他的部隊施展時日裏熟悉擅長的弓箭攻,騎兵衝的戰術。
如果按照平時的正常情況,牛輔趁著敵人還沒有和自己的隊伍徹底接上的時候,發揮自己軍隊的機動優勢,往後撤一撤,在重新拉開距離以後再用平日裏自己擅長的戰鬥方式擊垮對方。這裏一馬平川,正是發揮騎兵機動優勢最好的舞台。
但是,牛輔比誰都清楚。剛才在彈壓士卒的時候,對方是因為懾於軍威才勉強服從了命令,但實際上內心指不定有多憤懣呢。在這種情況下,牛輔還哪敢注定下達撤退的命令?如果命令一旦下達,怕是根本不用白波軍進攻,自己的部隊就潰散了。
所以,牛輔在明知道短兵相接是一種非常愚蠢辦法的時候,卻不得不飲下這杯毒藥,不得不硬著頭皮的命令麾下的士兵和對方開始搏殺,寄希望於可以用自己士兵戰鬥力上的優勢,挫傷對方的士氣。
此時的並州騎兵士氣低落,軍心不穩,又沒有用平日裏自己最擅長的戰術,這簡直是以自己的短處主動去對上對方的長處,戰鬥力自然是大打折扣,哪裏還有當年之勇?
更可怕的是他們所麵對的是數量遠勝於自己,又正是戰意十足的的白波軍。
走在前麵的白波軍並不急於一刀一槍的和敵人對戰,而是像隻泥鰍一般,滑溜溜的貓著腰沿著馬腹就往後鑽去,充分的發揮己方人數上的優勢,把並州軍各個分割包圍起來。
並州軍本來就有些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這又被分割分片的包圍起來,那就隻好發揮個人英雄注意各自為戰了。單個騎兵再過勇猛,又怎能跟身法靈巧還數量頗多的步兵抗衡?雖然他們憑借著手中的利刃可以跟敵人帶來巨大的損傷,但是身為攻多防少的騎兵,自身的損失實在是在所難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