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在朝堂上商討禦敵之策,第一個出來請戰的就是大將軍尹輝。
尹輝:“臣願領兵抗敵,不退敵軍,絕不還朝!”不愧是大將軍,說話都是那麼洪亮激昂、慷慨。
看著尹輝那開始變得花白的頭發,龍含心裏是一陣酸楚。這麼些年來,他都沒能認真的看過這位為國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將軍,若不是在朝為人臣子,早該在家安享晚年。無論自己是重視他還是忽視他,每每有戰事發生,第一個站出來請纓的準是他。他的忠心無庸置疑,他的膽識韜略也非一般人能比,可是他——確實有點老了,再把他推向刀鋒劍口,的確是讓人於心不忍!
龍含還未說話的時候,夢將軍也站了出來,隻聽他說道:
“皇上,這些年來臣一直在烏城安享靜逸。尹將軍在朝為國為民屢建奇功,這次就給臣一個建立功勳的機會吧!臣願意立下軍令狀,若退不去敵軍願提頭來見!”
邊關苦寒,他竟能說成安享靜逸。近十年來,從不向朝廷要求什麼,有困難不言,有苦也不說,他總是自己默默承受著,有些時候自己就差點把他遺忘在烏城。這次放他三個月假與家人共享團圓,可是一聽到邊關戰事,自己就主動回來請纓,這樣的人的確能做棟梁之材。
都說患難時刻見真情,國難之時出忠臣。有兩位如此忠心耿耿的臣子龍含心感欣慰,他心裏正在斟酌讓誰出征之時,朝堂進來一隊人。隻見他們頭帶盔身穿甲,態度從容,步伐穩健,為首的那位著的一身銀甲特別耀眼。朝堂裏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那些人身上,各自在心裏驚歎,是什麼人啊?好威風!龍含心裏正在嘀咕,想不起來什麼時候有這樣一將領!
那為首穿銀色盔甲的走到百官之前,單腿向龍含跪下,身後人一一照做,每個人的動作都如出一澈。隻見那為首的人一抱掌,說:“皇上,臣妾願領兵出征!”身後的人跟著說道:“皇上,奴婢們願隨尹妃娘娘出征。”那聲勢的確有震驚全場。原來是尹妃領著她宮裏的宮女太監前來請命。此時,誰又敢小窺了他們。
“愛妃?!”龍含第一次坐在龍椅上如此失態的驚訝不以。眼前這是他那個發了瘋的尹妃嗎?
尹輝也看清了,那跪在地上的銀甲將的確是自己的大女兒。不過,他可不能讓女兒出征,忙也半跪在地上,說:“皇上,萬萬不可答應讓娘娘出征。”一來他是心疼這個女兒,二來是擔心她的病。
夢將軍也跪下了,說:“皇上,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朝堂上都是食君祿的人,現在是國難當頭,正是挺身而出為君分憂之時!娘娘身嬌體貴,不可冒這個險啊。”女人都要領兵出征了,那身為男人的自己還有何顏麵啊。
其他大臣也是眾說紛紛啊,因為他們都知道尹妃得了瘋癲病,眼下這該不會是病發作了吧?
龍含走到了尹妃麵前,忙把她扶起來,說:“愛妃,昨日朕不是已說過了嗎,你怎麼又來了?”昨日尹妃主動請纓出戰,龍含自是不答應的。養了一朝臣子,到了關鍵時刻怎麼能讓自己的妃子出戰。更何況,她的瘋病不知道好完全沒有。
尹妃:“皇上,不讓臣妾出征是因為信不過臣妾嗎?那不如在較場與各位將軍一比高低,誰贏了就掛帥出征!”她意誌堅定,出征之事是勢在必行。
拗不過她的執意,龍含隻得答應。較場比試,他相信富有戰場經驗兩員大將能把他的尹妃留下來。可惜,出乎龍含意料。尹妃不但在較場大敗兩員大將,還把那些躍躍欲試的小將們一一挫敗,摘下了帥旗。龍含心裏不願意,可作為皇上必須得一言九鼎,當下也隻得答應讓尹妃掛帥出征。眾人唏噓!
玉兒得知這事,忙趕去了沁心宮。看到大姐姐身著盔甲的英姿,免不得是一陣讚歎。
“姐姐,你居然能把爹打敗,玉兒真是佩服你。”玉兒對姐姐是滿臉的崇拜。
尹妃:“我身為皇妃,誰敢出全力打我?憑這一點他們就已經輸了一籌。更何況爹心疼我,更是放不開手腳,若憑實力我的功夫大多都是爹教的,我那是爹的對手。”
玉兒:“那姐姐為什麼一定要出征呢?這可是很危險的!”叫自己去打架到是可以,去打仗的話隻怕會枉送性命。
尹妃脫下盔甲,說:“爹已經年紀大了,有些事該輪到我們小輩去做,好比背負尹家的榮耀。”
玉兒:“姐姐,你好偉大!”相比起來,心裏隻顧著自己能不能與公子重逢,跟大姐姐比起來那真是顯得自己太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