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巴山諾水(一)
蕭索。
單是提起這個名字來,就叫武林中人無不談虎色變。
自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繼承大統、一統天下之後,武林中多年鬆散的習武之人逐漸聚集起來,形成各門各派,或是研習武學、或是行俠仗義、或是保家衛國、或是另行苟且。若要論起當今名耀顯赫的大宗門,當數:
發源江南丹羽山,講究修仙練道,不與世爭的丹羽派;
位居大宋北部太原府,一心抵禦胡強,憑借高深莫測的奇門遁甲之術叱吒中原武林的赤霄派;
位居番疆,行蹤詭秘不定,暗器出神入化的瑤琨派;
派分南北,號稱“拳打南山虎豹,腳踢北海蛟龍”的武林之尊——少林派;
逍遙林下,有“天下第一大幫”之稱的丐幫;
以及神秘莫測,被稱作千年劍家的悲風。
六大門派之間互相權衡,互相抵禦,維持著當今武林的平穩發展。然風平浪靜終究不過一時,本應該恢宏一世的武林大局,任憑誰也沒有料到竟會毀在蕭索一人手中。
蕭索本是丹羽山上代掌門收下的關門弟子,年紀輕輕卻憑借超凡的實力位居“丹羽七宮”之首“天樞宮”,擔任星主之位。但是此人生性凶狠毒辣,加之嗜賭成性,曾多次觸犯門規。雖然掌門多次訓誡,蕭索全然不聽,最後終究落到毒殺同門的地步,最終被上代掌門趕出丹羽山,廢了他一身武學。
自那以後,蕭索便銷聲匿跡,沒有人知道他淪落到何處。傳言有人曾在終南山見過他同一名神仙似的老道學藝,卻也不知是虛是實。
想不到多年之後,蕭索練得一身曠世絕學,持劍重返武林。江湖之中,敗在他《逍仙劍法》之下的英雄豪傑數不勝數。緊接著,丹羽山上代掌門被刺殺,“天樞宮”留下“一劍指天嘯”的血字。北少林素來與丹羽山交好,少林方丈智尚大師得知丹羽掌門被刺,在武林之中發出緝殺令,意在為丹羽掌門報仇。不料緝殺令尚未發出多久,少林達摩院卻被蕭索血洗。智丈大師身首異處,少林寺重地藏經閣也被一場大火付之一炬。從此,武林之尊的少林派便退出了江湖,不再過問世間紛爭。
蕭索憑借超凡武學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武林眾派無不追查他的下落。雖然各門各派都紛紛打著“鏟除禍害、肅清武林”的名號,但又有誰不想得到這號稱“天下第一招”的《逍仙劍法》?蕭索雖極力逃脫各大門派的追殺,但畢竟寡不敵眾,終究被五大門派追查到下落,困於蜀地巴山之中。
巴山地處巴蜀,即今日四川省巴中,因氣候適宜,又有“諾水”流經此地,故而奇花異果數不勝數,自古以來便有“巴山鍾靈秀,諾水出奇蘭”美譽。山水交映之地,自然別有洞天。相傳明代進士向玉軒曾經棄官隱居諾水河,對巴山諾水的洞天福地頌道:
“洞中景,一經到雲端,石上依嵐栽藥圃,洞口攀雲種玉田,拔宅恍疑仙。
天倫樂,瀟灑若人間,翠峰羅列兒孫秀,霞嶠花明凝萬紫,縹緲在洞天。
洞中水,環佩流芳涓,盎滿瀉階珠濺瀑,冰澌迎旭玉生煙,雲影鏡光前。
偏幽雅,良食韻事兼,涼節行將莧菊洞,兩化挖摘紫茸煎,清章更悠然。
洞中月,高處最宜人,破罷現開蟾窟蚤,擺蘿秋映蕙幃明,需問不夜城。
晴久好,嬋娟一暈生樹梢,夜春疑搗兔天邊,斜照似穿欞,吟眺味尤清。”
雖有此好景,但遙看今日巴山中,竟沒有昔日百花齊放之風情。五大門派:丹羽、瑤琨、赤霄、悲風、丐幫弟子,及江湖各路英雄好漢將山腳道路圍得水泄不通,紛紛摩拳擦掌,皆欲活捉蕭索。細看去,各大門派將一中年男子團團圍住。
那男子氣定神閑,長須應風輕輕飄動,身穿道袍,手持一把青芒寶劍,頗有幾番仙風道骨的味道。男子眉目之間流露出一股鄙夷之態,叱道:“五大門派高手今日擒拿我蕭索,我定然無話可說。但自古江湖曆來有規矩,以多欺少不是名門正派的作風,各位好漢怕是今日為了貧道的《逍仙劍法》,要把名門正派的臉麵給丟盡啦!”說罷“哈哈”大笑。
“嗬嗬,都是快死的人了,還這麼憑嘴,想必是活膩了。”卻聽得一女子嘻道:“今日小女子不遠萬裏來到蜀地,就是專程為了送先生上路。先生若還顧及顏麵,當著這麼多江湖好漢麵前自我了斷罷了,也省得各位好漢動手傷人。”眾人看去,卻見那女子位在瑤琨派,生得嫵媚誘人。年紀不大,卻坐在一張竹椅上,一身古怪裝扮,手拿玄鐵折扇,左右都有瑤琨弟子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