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關於奮鬥——一無所有,就是拚的理由(3)(2 / 3)

我們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救世主,隻有自我拯救才能獲得別人更多的幫助,才能在眼前出現“生”的奇跡。

006給自己一個承諾,這比什麼都重要

當我們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會感到恐懼,不知如何是好,這個時候,我們渴望著別人的一個承諾,讓我們安下心來。確實,這很有作用,但並不是任何時候都有人可以給予我們承諾的,這個時候難道我們就要一直懸著一顆心,在選擇麵前猶豫不決嗎?

其實,我們還有另一個選擇,那就是自己給自己一個堅實的承諾。這比任何東西都重要,因為這就意味著給了自己一顆奮鬥不止的雄心,它能給我們每個人帶來不少期盼,同時還會激勵我們向前。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天賦,它會像金子一般在自己淡然的生活中平添幾分美麗,而那些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人卻永遠看不到自己的閃光點。無論所處的環境是怎樣的,我們都要試著給自己一個承諾,然後為了它努力奮鬥,遲早有一天,命運會向你展開微笑的臉龐,從此你的生活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要學會向自己承諾,就要讓他人感受到自己的獨特;就要阻止任何煩惱的事來驚擾自己的內心;就要時時刻刻看到事情光亮的一麵;就要樂觀積極地為自己盡力去爭取;就要用自己的堅強挑戰生命中的每一個艱難時刻;就要不怨不怒,無所畏懼地邁開前行的步伐;就要以寬廣的胸懷去主動擁抱未來的成功。

有時候,你渴望擁有的東西現在不屬於你,但不代表它永遠不能屬於你,先給自己一個承諾,告訴自己這是未來自己所有的,那麼未來的某一天,通過你的拚搏,一定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當年,李宗盛未能如願考入音樂學院,他並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是重重地跺了一下雙腳,將自己的右手慢慢地抬起來,大聲地向自己承諾說:“音樂,以後我就幹這一行了!”

就是這樣一個給自己的承諾,如同一顆鮮嫩的種子紮在了他的心中。十年時間過去了,李宗盛卻成了一位響當當的人物——“實力派”詞曲作家和唱片製作人。

現在的李宗盛盡管已經是音樂界的前輩了,但是,他並未停下追求音樂的腳步。他和同樣愛音樂的羅大佑、周華健、張震嶽成立了“縱貫線”組合,又掀起了音樂的陣陣浪潮。曾經有媒體采訪他,問及其中的緣故時,他笑著說:“因為熱愛,以前說過要幹這一行,我怎能食言呢!”

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應給自己一個承諾,它可以時刻鞭策我們成長,時刻激勵我們前行,隻要辛勤地給它陽光、空氣和水,將來的某一天,這顆夢想的種子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總之,請給自己一個有力的承諾吧,這比什麼都重要!

007世界上最深的是潛能

一個人的能力極限在哪裏?恐怕這個問題沒人能回答上來,因為人們有著一種特殊的能力——潛能。這種能力可以說是我們的,但並不屬於我們。為什麼這樣說呢?舉個例子好了,潛能就像是自家土地下深埋的金子,雖然它在自家地下,但不去挖掘,這種東西就不能說是你的。

看看周圍的人吧,有多少人總是抱怨自己不堪重負?其實這些人不是不能承受這些壓力,而是不想去麵對這些。成功人士哪一個不比我們遇到的困難多?哪一個不比我們的壓力大?但他們仍舊能夠堅持走下去。說到底,是因為他們開發了自己的潛能,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在新聞當中,曾說過有個孩子情急之下為了救母搬動了汽車,在眾人看來這簡直不可思議,但奇跡就這樣發生了,因為在關鍵時刻,男孩渴求救母的欲望化成了一種無堅不摧的能量。每個人都有可能創造奇跡,隻要你能夠豁出去,選擇拚搏。

小山真美子是日本劄幌市的一位年輕媽媽,她天生身材矮小。一天,她正在樓下曬衣服,突然看到她4歲的兒子從8層的家裏掉了下來,馬上就要跌落在地上。

見狀,小山真美子飛快地奔過去,趕在孩子落地之前將孩子接在了懷裏,結果,她和兒子隻受了一點輕傷。

該則消息很快就在《讀賣新聞》發表,日本盛田俱樂部的一位法籍田徑教練布雷默對此非常感興趣。這是由於他按照報紙上刊出的示意圖,仔細計算了一下,從20米外的地方跑過來接住從25.6米的高處落下的物體,一個人必須跑出約每秒9.65米的速度才能到達,就是在短跑比賽中,這個速度也是沒有人可以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