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是我們最好的大學。對年輕人來說,吃苦是成功必須要經曆的。在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應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抗壓能力和好心態,不要盲目誇大自己目前的窘境,尤其不能被想象中的困難嚇倒。
美國作家斯蒂芬斯說:“每場悲劇都會在平凡的人中造就出英雄來。”縱觀曆史,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確實有許多英雄人物都經曆過不幸。比如《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曾經被處以宮刑;《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家道中落,曾飽嚐數十年食不果腹的貧寒日子;《命運交響曲》的作者貝多芬正值大好年華時竟兩耳失聰。
真正堅毅的靈魂決不會因為遭遇困難而沉溺於悲觀。沒人喜歡生命中晦暗的那一段,但就像說的那樣,晦暗的日子隻是一段。時間不是靜止的,一切都會動起來,沒有不散的陽光,更沒有過不去的困難。
那些英雄在悲劇發生之前也曾是這個世界中的無名小卒,卻是悲劇成就了他們,讓他們的聲名和光輝在他們的生命消逝百年之後依然被人們所銘記。
這樣的英雄,並不在少數。
米切爾本是一個身體健壯的青年人,但是悲劇在這一天突然降臨,心情愉悅的他正騎著摩托車飛快地奔馳在一條筆直的公路上時,車禍發生了。
車行一半,當他習慣性地扭頭看後方是否有車開過來時,沒想到行駛在前麵的大卡車突然刹車。電光火石間,來不及做任何反應的米切爾,為了保住性命,閃電似的將摩托車的把手壓低,讓車身側倒滑進卡車底下。
沒想到,就在這個危急時刻,摩托車的油箱蓋突然崩開。悲劇不可抑製地發生了,油箱裏的汽油濺灑出來,被摩托車和馬路摩擦出的火花引燃。
當米切爾恢複意識時,全身70%麵積都已燒傷的他已經在醫院的病床上躺了好幾天。傷口讓他痛得不能動彈,甚至連呼吸都極為困難。但是,米切爾並沒有因為疼痛而放棄求生意誌,他不斷地告訴自己:“無論如何,我一定要活下去。”
很長一段時間,米切爾都生活在疼痛中,後來,他終於靠著堅強的意誌力挺了過來,並且重新開始了新的人生與事業。可惜,命運又一次捉弄了他,因為一次飛機失事,米切爾的下半身從此癱瘓了。
在接二連三的不幸的打擊下,米切爾也會委屈地想要大哭,但更多的時候,他是鬥誌昂揚的。就是在激昂的鬥誌下,身有殘疾的他在當時成了美國最活躍的成功人士之一,除了事業有成外,更進入國會,在1986年時,他還當上科羅拉多州的副州長,並且多次進行巡回演講。在某次演講中,他說:“因為這些不幸經曆,讓我真正地體驗到生命的成功與喜悅。”
對於苦難,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戰勝它,而是感到害怕和恐懼。即便本身不算是太困難的事,也能被人想象成巨大的難以戰勝的困難,從而產生恐懼心理,最終被想象中的困難嚇倒。
人們總會不由自主地害怕黑暗,但是仔細想想,黑夜也會過去,更何況,有時想象出的各種可怕的事情,事實上多數不會發生,隻是自己想象而已。有人曾說,黑暗並沒有什麼好怕的,打開室內的燈,我們就能驅除內心的任何一種懷疑。要知道,有些時候,我們都是在自己嚇自己。我們並不是被困難所擊倒,而是被自己的壞心態打敗了。
自然界中到處都充滿著困難。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規律是殘酷而無情的。人類社會同樣到處遍布著痛苦。新與舊、生與死、野蠻與文明無時無刻不在激烈地對抗、搏鬥。我們從降生的第一天起,就不可避免地與各種困難作著鬥爭。
年輕人會在生命的發軔之初遭遇諸多的不順,但每個人都是在困難中成長進步的。困難給予我們的是勇氣和財富。被人們稱為“苦難大師”的美國總統林肯,幾乎是在困難中泡大的,他先後經曆了少年喪母、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的重大打擊,人生的道路上更是磨難重重,但他仍然堅強不倒。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把苦難當成一所大學呢?對怕苦者來說,艱難困苦是一個大大的包袱;對吃苦者來說,卻能從中能找到知識的財富。當我們能戰勝苦難時,也就從這所大學畢業,獲得了在社會中生存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