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他因為一些瑣事給她打過電話,關機。給女人的公司打電話詢問,卻被告知請假一周。
男人心裏突然感到不安,他發瘋一樣地到處尋找,給她的朋友一一打電話。最後,終於在一家賓館裏找到正喝著紅酒,聽著慢搖音樂,穿著睡衣隨著音樂扭動著的她……看到她這個樣子,他驚呆了。看到他突然出現在自己麵前,女人也驚呆了。
他有些失控,瘋了一樣地奔向女人,抓起她的手腕,然後又開始四處搜尋,想要找到自己想象中存在的那麼一個男人。可惜,什麼也沒找到。
他質問她:“你這樣躲躲藏藏,到底想隱藏什麼?”
女人淡淡地說:“藏我自己,偶爾……”
“為什麼要藏自己,難道你想逃離我們的愛?”
“我想守住我們的愛。所以,我帶它出來透透氣,吹吹風,為它保鮮。”
愛情最怕沒有“變數”,這種“變數”指的不是“不堅定”,而是生活中可以人為製造的一些美好的小插曲。當往日的激情化為平淡的生活,人們要做的不是任其洗刷、磨滅自己對愛、對生活的美好憧憬,而是要學會享受平淡,並在平淡之中幻化美好。就像故事中的女人一樣,偶爾給愛透透氣,為愛保鮮。
記得有位哲人曾說:“愛情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緊,流失得越快;當你微微鬆開手,給它點縫隙,反倒留住了沙。”在愛情平淡期裏,最好的保鮮方式就是放鬆,哪怕再愛,也要給彼此留出一點呼吸的空間,不要做纏藤樹,愛不是占有,而是給彼此自由。
你大概也聽過兩隻刺蝟的故事。天氣寒冷的時候,刺蝟為了取暖,拚命地往一起靠,可它們靠近時身上的刺尖又會刺痛對方。於是,它們又分開,分開後因為冷又重新聚在一起,刺痛了再分開。反複試了幾次之後,它們終於找到了彼此間最佳的距離,既能夠溫暖自己和對方,又不互相傷害。想想愛情和婚姻,不也是這個道理嗎?找到那個小小的距離,最恰當的距離,才能讓愛恒溫。
快到下班的時間了。他的手機震了起來。
電話那頭傳來了女人柔柔軟軟的聲音:“老公,今天你單位忙嗎?要是沒什麼事的話你去接孩子吧。晚飯隨便弄點。等你做得差不多了我也就到家啦。”
這是一個朋友眼中幸福的小女人,丈夫對她嗬護備至、體貼有加,把她像寶一樣捧在手心裏,家中大小家務幾乎全部包攬。
“又要和朋友去逛街嗎?你就不能主動回家做次飯?”
這話音,顯然是丈夫今天的心情不好。女人也沒多問,轉而嬌滴滴地說:“好吧,今天就讓我表現表現!你出去散散心,別惦記家裏,晚上開車注意安全……”
果然,丈夫沒有準時回來做飯、吃飯。飯桌上,孩子問媽媽,爸爸怎麼沒有回來吃飯,女人說:“爸爸想失蹤一會兒。”
孩子眨眨兩隻大眼睛,不解地看著媽媽。女人刮了一下兒子的小鼻頭,笑著說:“乖寶貝,不用擔心爸爸,他隻是出去放放風,就像捉迷藏一樣。我們不用找他,時間到了,他自然就回來了。”
午夜時分,鑰匙開門的聲音。男人不聲不響地進了廚房,把女人搞不定的一大攤子鍋碗瓢盆和半成品收拾了一遍。
不知何時,兩隻柔軟的手從後麵抱住了他的腰。女人貼在丈夫的後背上,輕輕地說:“我就想著你回來一檢查,肯定不合格……”那聲調,儼然一個犯了錯的孩子。男人頓時笑了,轉過身一手把女人抱在懷裏:“親愛的,你辛苦了,還有……謝謝你理解我。”
心理學家說過,盯著一件東西看久了,就會覺得看到的東西不是印象中的樣子,從而產生陌生感。當然,東西本身沒什麼變化,隻是人產生了錯覺。愛人也一樣,太熟悉了往往就經不起琢磨。如果過早地與對方沒有了距離,會讓對方感到冷漠。在一起久了,偶爾製造點小距離,給自己、給對方一點自由的空間,用以往沒有嚐試過的方式去溝通,反倒能帶來一些意外的收獲。當然,這種距離不一定是物理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給彼此一個獨立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