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情的平等宣言中,簡·愛語出驚人:“雖然我貧窮,雖然我不漂亮,但我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樣充實!當我們的靈魂穿過墳墓,站在上帝麵前時,我們是平等的。”
因此,愛再怎麼可貴,也一定要愛得不卑不亢,這樣才能讓另一半對你又愛又敬,你才能在一個家庭中擁有地位,婚姻生活才會更幸福。
瑪格麗特·米切爾,美國現代著名女作家,為中國讀者所熟悉的美國著名小說《飄》(由小說改編的電影名《亂世佳人》)的原作者。由於母親早逝,瑪格麗特不得不從中學輟學操持家務,如同《飄》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一樣她生來就有一種反叛的氣質。
成年後憑著一時的衝動,瑪格麗特嫁給了酒商厄普肖,但這段婚姻不久便以失敗告終。與其說是厄普肖冷酷無情、酗酒成性的原因,不如說是瑪格麗特的婚姻愛情觀的具體體現。因為盡管知道厄普肖有不少缺陷,她都深深地迷戀於對方,甚至是一種仰天崇拜的姿勢,這無疑助長了厄普肖的狂放不羈,對瑪格麗特越來不在乎。
這樁婚姻的不幸,讓瑪格麗特明白了女人在婚姻中的平等性。之後,她很快便重新振作,嫁給了記者約翰·馬什。瑪格麗特打破當時的慣例,在門牌上寫下了兩個人的名字,她說:“我要告訴所有人,裏麵住著的是兩個主人,他們是完全平等的。”更讓守舊的亞特蘭大社交界驚訝的是,她不從夫姓。
好在約翰·馬什也提倡夫妻之間的平等,同他的這次結合是瑪格麗特的幸運。馬什一直支持和深愛瑪格麗特,也正是在他的鼓勵和支持下,瑪格麗特開始默默從事她所喜歡的寫作,十年後《飄》正式出版,她一夜成名。
在婚姻生活裏,快樂是一起享受的,痛苦也是一起承擔的,所以不管在其他層麵的含義裏,男人是如何的強者,女人是如何的弱者,但在婚姻裏頭,你要記住兩個人是完完全全平等的!
感情的主動權掌握在對方手裏,也掌握在自己手裏。保持平等的姿態,有理有節地保護自己,可令自己在感情的龍鳳鬥中立於不敗之地,永久地承受他濃濃的愛意,幫助你在今後的婚姻旅途上一路走好。
006過分依賴愛情是一種病
愛情是兩個人相守相依,在愛情當中,兩個人要共同經曆風雨,這使人們感到安心,因為身邊有了依靠。但若是依賴過度就會成為一種病態,愛情也會在你的過度依賴中消逝。
在愛情當中,女人非常習慣於依賴,女子柔弱、善良、感性,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女子比作花,把男人比作樹。男人如樹,高大挺拔,堅強不屈,為家人遮風擋雨,是頂梁的木,擎天的柱;女子如花,千嬌百媚,芳香四溢,使人心曠神怡。世界上既有花,又有樹,各有千秋,這才構成了阡陌紅塵。
女子如花嬌豔自然不假,但若身心過於嬌弱,一味地依附大樹,一旦被風雨浸濕就香消玉殞,也隻能“無可奈何花落去”了。縱然有“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的留戀和歎息,也隻能是一種遺憾。看上去再美的愛情也逃不過一拍兩散的結局,愛終將陷入塵埃裏。
當年愛瑪年輕漂亮又多才多藝,吸引了眾多異性的傾慕眼光,最終她嫁給了一位英俊瀟灑、事業成功的男子,所有人都覺得她的前途一片光明。愛瑪也覺得自己“背靠大樹好乘涼”,於是幹脆辭掉工作回家了,不看書了,也不跳舞了,整天搓麻將,追求服飾品牌,花錢如流水。結果不到一年,老公和愛瑪提出了離婚。愛瑪悲痛欲絕,眼淚不止:“為了支持他幹好事業,我放棄了自己的工作,一心一意地照顧他的衣食住行,萬萬沒想到他居然要跟我離婚……”
愛瑪的遭遇實在令人同情,但她的老公似乎也滿腹委屈:“當初愛瑪不僅長得漂亮,而且勤奮好學,這正是吸引我的地方。可結婚後她沒有自己的追求了,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不好好工作、沒有什麼追求不說,還總是喜歡黏著我。我的工作需要常常出差,她有事沒事總是發信息,晚上半夜還要發,要是我不給她回信息,她就傷心了。唉,我多麼希望,她在情感上是一個能夠傾訴衷腸的溫柔女子,在事業上是一個獨立果敢的理智夥伴。”
也許你會說,愛瑪的遭遇隻是一個意外情況。但假如,兩個人的生活中你隻知坐享其成,依靠對方生活,隻知享用不知付出,那麼你不可能感到快樂,對方更不可能快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存在價值,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若是為了尋求安全感而沒有限度地依賴對方,那麼最終你將什麼也剩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