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我國南方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運動。陳玉成便是這場革命運動中一員青年名將。
陳玉成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14歲就參加了太平軍。在作戰中,他勇敢頑強,多次建立戰功,很快便成了童子軍的領袖。後來,由於他驍勇善戰,智謀高超,得到了天王洪秀全的器重,封他為"英王"。
他17歲那年,太平軍進攻武昌。但是,攻了幾個月都攻不下。洪秀全就派陳玉成前去增援,陳玉成親自率領500精兵,出其不意地乘黑夜爬上城牆,搖旗高呼:"太平軍進城了。"在一陣呐喊中,衝入敵陣。清軍慌了手腳,一片混亂。就這樣,武昌城被太平軍一舉攻下。
陳玉成19歲那年,清軍把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今南京市)附近的軍事重鎮--鎮江給包圍了,形勢非常危急。陳玉成奉命率兵前往救援。他身為大將,親自帶領幾名士兵,駕駛著一隻小船,飛快地向鎮江城衝去。清軍炮船發現後,從四麵八方圍過來,子彈在耳旁呼嘯,但陳玉成毫無懼色,沉著、勇敢地衝破敵人的重重包圍,進入鎮江城內,指揮太平軍裏應外合,把清軍打得一敗塗地,解了鎮江之圍。
由於陳玉成的赫赫戰功,他20歲時便成了主將,主持太平天國的軍事工作。
1858年,陳玉成又指揮了著名的三河戰役。當時,湘軍包圍了三河鎮,陳玉成親自率領一支部隊解圍。他乘著大霧,帶著一支馬隊,連續擊敗了左、中、右三路湘軍,並與城內的太平軍合作,反而將圍城的湘軍包圍,湘軍頭目在絕望中自殺,敵人全部被殲,打掃陣地,太平軍光是繳獲清軍將領丟棄在地上的紅藍色帽子,就裝滿了八大籮筐。
陳玉成在戰鬥中所向無敵,"威名震天地",被譽為"天朝第一個好角色"。
1862年,陳玉成在安徽不幸被捕。敵人先是威脅恐嚇,繼而又用高官厚祿收買,勸他投降。可是,陳玉成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怒斥敵人道:"大丈夫死則死矣,何須懼哉!"敵人拿他沒辦法,便凶殘地把他殺死了,當時他才25歲。
人民群眾對陳玉成非常尊敬和懷念。直到現在,安徽一帶還流傳著這樣一道歌謠:
我南英王為長城,
哪怕胡人百萬兵;
天朝有將如英王,
窮人生活有保障。
患難可以試驗一個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風平浪靜的海麵,所有船隻都可以並驅競勝;命運的鐵拳擊中要害的時候,隻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夠處之泰然。為了正義的事業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可憐的庫茲亞
哈斯夫婦倆一直渴望有個孩子,而且也老早就取好了孩子的名字,但是,他們卻等了10多年才如願以償。
庫茲亞是他們的寶貝,哈斯夫婦想盡辦法教導兒子,連走路的方式也清清楚楚地告知:"我的好孩子,走路時記得要看著地上啊!如果你走在木板上要專心看著腳底下,因為木板最容易讓人滑倒。"
這是庫茲亞開始學習走路時爸爸的叮嚀。乖巧的庫茲亞也相當遵從父親的教導,隻要走在木質地板上,他一定緊盯著腳下的步伐。
有一天,哈斯一家人來到山間遊玩,爸爸又教導庫茲亞:"在山路行走時,你還是要看著地上,每一步都要相當小心,不然你會從山頂摔到山穀中;而下山坡時,你一樣要看著腳下,否則一個閃神,你就會扭傷腳踝的,知道嗎?"
庫茲亞點了點頭,說:"是的,爸爸!"
有一天,庫茲亞準備到海邊旅行,媽媽連忙叮囑他:"兒子啊!當你走在沙灘上時,千萬要小心啊!雙眼一定要緊盯著腳下,因為海浪隨時都會出現,幸運點隻會濺濕了你的全身,最可怕的是它會將你卷人海裏。"
不幸的是,在海邊的叮嚀後不久,哈斯夫婦相繼離開了庫茲亞。可憐的庫茲亞逐漸長大了,從小就習慣聽爸爸媽媽的引導與叮嚀,如今他隻能在過去的叮嚀中,繼續生活;對於父母的話,他仍然相當遵從。
庫茲亞認真執行父母的叮囑,在木板上、在田野間、上山與下山時,他都用心地盯著腳下。即使來到沙灘,聽見美麗的浪潮聲,他也不會抬頭看看,聲音是從哪裏來的。
不管走到哪裏,"聽話"的庫茲亞,總是低著頭往前走。
庫茲亞從來沒有跌倒過,也沒有滑倒或碰傷過,一生幾乎是毫發無傷的他,就這麼"低著頭",走完他的一生。
不過,在他臨死前,他仍然不知道,原來天空是藍色的,天上不僅有美麗的雲彩,還有耀眼迷人的星星。此外,他也不知道自己所走過的每一個地方,風光是多麼美麗。
如果,你也像庫茲亞的父母一樣害怕危險、擔心受傷,那麼你就不能真正享受美麗的人生。
害怕受傷,就很難充分享受人生。生活的最大趣味,就在於它那多元化的風貌。不管是狂風驟雨,還是豔陽高照,都可以是最美麗的生活景致,也都值得我們好好地品味。生活的最大樂趣,就是能經曆失敗的痛苦與成功的喜悅,這些才是生命的真正意義。
抗擊侵略者的一支少年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