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眾矢之的(1 / 2)

河間郡王此言一出,正在與異黨爭論不休的關隴諸臣,頓時亂了方寸,長孫無忌更是臉色鐵青,眉頭皺的近乎擠出水來。

李孝恭雖然不涉朝政,但說到底也是當朝為數不多的宗親王爵,他的臉麵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李世民的天威,堂兄弟二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得知李孝恭也曾步行走過長孫府前的百尺禁地,那些與長孫無忌不合的朝臣更加沒了顧忌,一個個全力使出舌辯才能,霎時間仿佛跟張儀、蘇秦附體了似得。

“想河間郡王乃是當朝宗親,怎能步行走過那荒唐的百尺禁地?”

“是啊,長孫丞相雖然貴為國公,但遵循周朝禮法,王公侯伯子男,王爵卻是淩駕在這國公之上啊!”

“哼!想高祖爺早已三令五申,不許朝臣用那暴隋的陋規,怎地還有人視聖旨而不見?真真可惡!”

對長孫無忌口誅筆伐的幾位文官,大多都是寒門出身,相比以房玄齡、杜如晦為首的士族大臣,對門閥官員的痛恨更甚三分,本就勢成水火的兩股勢力,此事更是因為房遺愛的出頭言論,加之李孝恭的火上澆油,上升到了針鋒相對的地步。

長孫無忌眼見自己成為眾矢之的,老謀深算的他哪裏肯束手就斃,朗聲將重臣的聲調壓下後,快速說道:“啟稟萬歲,臣府前的太湖石乃是小兒無聊所立,想潤兒少年輕浮不尊禮法,老臣回得家去定會嚴加管教。”

見長孫無忌一推二六五,將私設禁地的事情全部推在長孫潤頭上,發泄過怒火的重臣倒也不好再說些什麼,已經達到打壓“關隴門閥”目的的他們,索性停口不言,準備看看李世民會如何處置。

李世民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掃視李孝恭,心中頗為疑惑,“孝恭素來不問朝事,怎麼今天會突然出手幫助房俊?難道他與房俊有什麼瓜葛?”

疑惑轉瞬即逝,聯想到李孝恭與自己同姓同宗的淵源,李世民恍然大悟,“孝恭明為幫助房俊,實則是在暗中助寡人打壓關隴門閥,哎...當年玄武門之變,他雖然袖手旁觀,但也沒有向建成泄露機密,想來這血緣至親一衣帶水,日後還是要多多與他商量朝事。”

看破李孝恭的意圖後,李世民微微一笑,接著沉著臉道:“長孫潤的主意?寡人沒記錯的話,他今年才十七歲吧?”

“萬歲所言不差。”見李世民搬出長孫潤年幼的情由,長孫無忌還以為唐太宗有意放水,連忙點頭道。

李世民眸子轉了兩轉,話鋒陡然轉變,“雖然年幼,但高祖的聖旨卻早已公告天下,既是如此...隨便打他幾十板子以儆效尤也就是了。”

此言一出,長孫無忌欲哭無淚,正要請求,中氣不足的語調卻被一陣山呼聲蓋了過去。

“萬歲聖明!”

房玄齡、杜如晦含笑不語,馬周、魏征麵帶得意,以他們四人為首的“士族”群臣、“寒門”諸臣早就看不慣長孫無忌以及“關隴群臣”的跋扈行徑,此刻有了房遺愛、李孝恭出頭,再加上李世民意圖明了,兩撥勢力不約而同的擰成一股繩,開始施行起了對“關隴門閥”的打擊。

眼見製約“關隴門閥”的大事初見成效,李世民神清氣朗,看向與長孫無忌並肩站立的房俊,眸中更是多出了幾分讚許之色。

“房俊,雖然長孫潤在府門私設禁地,你也不該劍劈丞相府牌匾啊!”

李世民此言一出,群臣的心都跟著緊跳了幾下,一幫文臣看向長孫無忌,多數都是幸災樂禍的模樣,而秦瓊一幹武將想來不參與朝政,倒樂得站在一旁作壁上觀。

“壞了!萬歲此刻責斥房俊,擺明了是要將我推到風口浪尖!房俊這小畜生寸舌如刀,待會指不定怎麼編排我!”權傾朝野的長孫無忌,眼下好似吃了黃連,任由肚子裏生了許多肮髒氣,卻不敢在朝會上表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