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博古貫今(1 / 2)

“在下確實是穎川人,家父也正是。卻不知你是如何得知?”

聽到荀彧親口承認

李璟心中充滿興奮的笑道

“在下姓李名璟,剛剛十五歲,家住玄菟郡。

剛才所說皆是聽自家師之口。”

李璟繼續說道:

“家師曾說:普天之下,荀兄之才足可位列三甲。胸中有經天緯地之才、安邦定國之智。”

荀彧被李璟這一席恭維說得有些不知所措

他完全沒有想到在遙遠的異鄉會有一個如此了解自己內心深處想法的人

這安邦定國之誌荀彧從沒有對外人講,包括自己的父親和兄弟。

“尊師抬愛,此等評語文若愧不敢當。”

“評價荀兄之語乃出自師傅之口,定不會有錯。他老人家還常把荀兄比作張良,所以在下才能夠早有所聞。”

“原來如此,尊師看重文若了。”

雖然如此,荀彧的臉上仍顯出自豪的神情

李璟心想:這恭維人話到哪裏都好用啊。

聽到他們二人互相恭維,其餘幾個士子麵麵相覷,以為這兩個人都是瘋子,而那個年輕士子又不好惹,隻好敗興而走。

荀彧伸手示意,四人席地而坐。

這時,李璟突然記起荀彧本應在二十歲時出任亢父縣令,為何前一年要到這裏,便問道

“隻是不知荀兄何以到這偏遠之地呢?此處距離穎川路途遙遠,恐怕遠超千裏。”

薛靈芸有禮貌地點頭見禮,而後坐到李璟身邊。

荀彧和那個少年坐到了李璟的對麵,繼續說道:“本來,家父已經安排我明年年初舉孝廉,出任亢父縣令。

可是今年六月,在外出遊學時遇到一位奇特的老人

此人大智大慧,通曉天文地理。我們一見如故,便在林中下了一盤棋。

其間他對我說道:‘汝心係蒼生,奈何命運不濟,明珠錯投,僅能施展半生才學。

不過,今年星相奇特,隱隱化外之人降臨,而汝之命星亦因此而改變,

或許此人能夠成全你的畢生所學。汝向北,或可遇見此人,一切造化盡屬機緣。’

聽完之後,我本來不是十分的在意,但架不住這個小鬼頭的軟磨,隻好來到幽州一探究竟。”

李璟聽罷微笑道

“這樣的話怎可輕信,看來荀兄多半要空跑一趟了。”

荀彧搖搖頭,說道:“非也,來到這北方之地,我才真切的感受到他的魅力。

這裏民風彪悍、崇尚武力,且世家大族勢弱,民智尚未僵化

不像中原百姓思想固執。我猜想這救世之人必起於北方。”

聽到這樣一番精湛的分析,李璟為之深深震撼,在兩千年前便能有這樣的分析實在難得。

確實在中國曆代王朝中,絕大多數都是北方統一南方

而由南方向北的隻有朱明王朝。雖然後來內亂還是北方取勝。

李璟同意道:“荀兄此言確是真知灼見,小弟佩服。啊,我們聊了這麼久還沒有介紹他們呢。”

說著把手指向薛靈芸和那個少年。

荀彧哈哈笑道:“看看我,遇到知己就......這位嗎?來,郭嘉,見過高兄。

這郭嘉本是我師兄的孩子,經常纏著我,此次出行都是他軟硬兼施

我迫於無奈隻得陪他出來遊學,讓他多了解了解外麵的世界。”

“啊!”這一次,李璟叫出了聲,剛剛平複的心情再一次激動起來,

“實在是沒有想到,居然在這大漢的北部邊地一次遇到了兩位三國聞名的大才,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