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背地裏(1 / 2)

張賀儀入京之後,就迫不及待的找周延儒去了。

周延儒聽到這兩件事,哪一件事都讓他十分開心。

周正肯給他錢,他哪裏不高興。

至於科爾沁要遣使入京交好,周延儒就更高興了。

明朝與蒙古的關係有些複雜,甚至要追溯到源頭。

太祖皇帝是從蒙元手裏奪取的江山,前三代更是奮力幾十年,希望鏟除或者壓服蒙古殘餘勢力,確實也極其有成效,尤其是太宗皇帝,五征草原,令蒙古各部落聞風喪膽,不敢觸碰。

但到了第四代,就鬧出了土木堡之變,明朝慘敗,皇帝都被俘虜,盡管後來也給予了蒙古一些打擊,卻已經再不複之前風光,明朝的國力由盛轉衰,從攻勢變為守勢,再也不能踏足草原。

而今,蒙古部落,即便不是所謂的蒙古大汗,是科爾沁一個部落,也足夠明朝朝廷風光一下了。

周延儒看著身前坐著的張賀儀,滿臉笑容的點頭道:“征西伯不戰屈人之兵,不愧是兵法大家,這份功績,朝廷一定會記得的。”

周正一係現在是不斷的捧著周延儒,將他抬高用他來抵擋變法的反對聲,不管周延儒是不清楚還是裝糊塗,雙方一直心照不宣的合作著。

張賀儀見周延儒滿意,就笑著道:“這些都是大家的功勞,征西伯說他不敢擅居。另外就是,變法的一些事情,還需要元輔首肯。”

周延儒依舊滿臉笑容,道:“你說的是明年禁止舊幣流通?這個我來辦,十月底,內閣放出粉絲數,年底前頒布命令,但凡用舊幣,一律處罰。”

張賀儀連忙抬手道謝,道:“還有就是涉及到戶籍,清丈土地,稅賦等事情,這些龐大複雜,還需元輔親力親為啊。”

周延儒心裏計較著這些,倒也危害不大,便笑著道:“好。我會入宮請旨,明年請皇上在內閣蓋印,通傳天下。”

張賀儀沒想到就這麼點小手段就將周延儒給收買了,倒也知道分寸,笑著道:“謝元輔。征西伯那邊對於楊閣老回京的權責分配,建議是兵部,工部,禮部一些事宜,到時候,會有詳細的,請元輔斟酌。”

周延儒這次有些詫異,沒有說話。

他確實想要借楊嗣昌來平衡周正,主要是兵權。按理說,周知反對,打壓楊嗣昌,怎麼會還放權?

不過轉瞬間,周延儒就笑著道:“好。楊閣老快回京了,這一次是勞苦功高,不能怠慢。”

張賀儀應著,零零散散有說了不少事情。

周延儒極少反駁什麼,因為張賀儀也沒有說什麼原則性的問題,無非是變法需要人出頭。

周延儒現在很樂意出頭,因為他漸漸發覺,支持變法的人越來越多,對大明現在不滿的人紛紛聚集在周正旗下,有種披荊斬棘,逐漸露出頭角的態勢。

周延儒要想坐穩首輔,需要這部分人的聲音。

張賀儀從周延儒班房出來,暗自搖頭。

這位首輔的格局實在太小,隻看到了那麼一小塊,爭權奪利是內行,其他的事情,都不在他眼裏。

周延儒的效率還是很高的,內閣很快對張賀儀說的事情進行總結,明下發天下。

周延儒到底是十幾年的首輔,在官勢力根基強大,有他開口,立時就堵住了很多人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