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首先必須有明確的目標。目標一經確立之後,就要心無旁騖,集中精力,勇往直前。買房子

有一個警察,叫羅伊,在他的日常巡邏中,他總是習慣性地去拜訪一位住在一座令人神往的、占地500平方米建築中的老紳士。從那棟建築物往外望就是一座山穀,老人在那兒度過大半生,他非常喜歡那兒的視野,可以看到蔥蔥鬱鬱的樹林和清澈的河流。

羅伊每周都會拜訪老人一次或兩次,當他來訪時,老人都會請他喝茶,他們坐著閑聊,或者就在花園裏散一會兒步。有一次的會麵令人悲傷。老人淚流滿麵地告訴警察,他的健康狀況已經很差,他必須賣掉他漂亮的房子,搬到療養院去。

羅伊忽然產生一個瘋狂的念頭,希望能夠用一種創造性方法買下這巨宅。

老人想將這棟沒有設抵押的房子賣30萬美元,而羅伊隻有3000美元。當時每月要付500美元房租,警員待遇還算過得去,但對老人和這名充滿希望的警察而言,想要找個主意好讓他們成交似乎很難,除非將愛的力量也算進賬戶裏。

羅伊想起一個老師說的話——找出賣方真正想要的東西給他。他尋思許久,終於找到答案。老人最牽掛的事就將是不能再在花園中散步了。

羅伊說:“要是你把房子賣給我,我保證會在每個月一兩次接你回到你的花園,坐在這兒,和我一起散步,就像往日一樣。”

老人微笑了,笑中充滿愛與驚異。老人要羅伊寫下他認為公平的條件讓他簽署。羅伊願意付出他所有的錢。原來的賣價要30萬,而羅伊的現金隻有3000。賣方將29萬7千元設定第一順位抵押權,每月付500元利息。老人很快樂,他還送羅伊禮物,把整個屋子的古董家具都給他,包括一架孩子玩的大鋼琴。

羅伊不可思議地贏得經濟上的勝利,真正的贏家卻是快樂的老人和他們之間的親密關係。

有這麼好的機會誰會放過呢,可見,文中的主人公是占在對方的位置上考慮問題的,如果我們能換一種方法,也許就會像文中的主人公一樣,花少的錢,辦大的事了。換位思考

英國的蒙哥馬利將軍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每當戰鬥開始,他總是要把敵軍統帥的照片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他說,他看著對手的照片就會經常問自己:如果我處在他的位置上,現在我會做什麼?他認為,這對他做到知己知彼大有好處。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蘇軍突擊部隊抵達近柏林不遠的奧得河時,出現了與後繼部隊脫節、人員和物資供應不上的危急情況。這時,朱可夫對他的坦克集團軍司令卡圖科夫說:“假如你是德軍柏林城防司令官古德裏安,手中擁有23個師,其中有7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朱可夫現已兵臨城下,而後繼部隊還在離柏林150公裏之外,在這種態勢下,你會怎麼行動?”卡圖科夫回答說:“那我就用坦克部隊從北麵攻打,切斷你的進攻部隊。”朱可夫聽後連說:“對啊!對啊!這是古德裏安惟一的好機會。”於是,他命令第一坦克集團軍火速北上,果然一舉殲滅實施側翼反擊的德軍,保證了柏林戰役的勝利。

如果在實際的生活中,我們像朱可夫一樣,運用換位法巧妙用兵,就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了。不同的區別

從前,有一隻青蛙住在京都。

“京都真是好地方啊!”京都青蛙說,“可是,據說大阪那地方又大又繁榮,真想到大阪去玩一趟。對了,好事快做,我得趁著年輕力壯,趕快行動。”說著,京都的青蛙背起飯盒,向大阪開始了它的旅行。

在大阪也住著一隻青蛙。有一天,這青蛙說:“大阪真是個既熱鬧又繁榮的地方啊!不過,據說京都是個古都,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地方,真想到京都去玩一趟。對了,說走就走,我得馬上上路。”說完,它準備好飯盒,然後,把飯盒掛在脖子上,朝京都方向開始了它的旅行。

在京都和大阪之間有一座高山。京都的青蛙和大阪的青蛙就分別從北邊和南邊攀登這座高山。要是不翻越這座高山的話,就無法到京都和大阪去。

“啊,觀賞大阪多麼快活啊!”京都的青蛙一個勁兒地攀登著說。

“啊,觀賞京都多麼快活啊!”大阪的青蛙也一個勁兒地攀登著說。

它們正從兩個不同的方向緊張地攀登著。於是,兩隻青蛙很自然的在山頂上碰頭了。

“你好,你好!”

“呀,你好,你好!”

兩隻青蛙熱情地打著招呼。

“你拿著飯盒上哪兒去啊?”

“我來自京都,聽說大阪很好玩,想去見識一下。你拿著飯盒到哪兒去啊?”

“呀,不瞞你說,我是大阪的,我想到京都走一趟。”

“啊,是嗎?辛苦,辛苦。”

“噢,彼此,彼此。”

兩隻青蛙這麼說著。

“那麼,就讓我在山上眺望一下大阪吧!”京都的青蛙說。

“那麼,也讓我在山上眺望一下京都吧!”大阪的青蛙說。

於是,兩隻青蛙踮起腳尖,仔細地眺望著遠處的城市。

“怎麼,原來大阪是個和京都一模一樣的地方啊!嗨,早知道這樣,又何必特地趕來逛呢。”

京都的青蛙剛說完,大阪的青蛙也叫了起來:

“哎,怎麼搞的,原來京都是個和大阪一模一樣的地方啊!嗨,早知如此,又何必特地趕來逛呢。”

因為它倆都踮起了腳尖,所以長在它們腦袋瓜上的眼睛,就都各自望著自己原來居住的城市。

這時,兩隻青蛙肚子餓了,它們在山上打開帶來的飯盒,匆匆地吃完以後就說:

“既然如此,我們就回去吧!”

於是,兩隻青蛙便各自朝著自己的家鄉走去。

從這以後,京都的青蛙一直到老都這樣給大家講:“大阪原來是個和京都一模一樣的地方啊!”

大阪的青蛙呢,也是一直到老都這樣給大家講:“京都原來是個和大阪一模一樣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