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用紙給我做過一條長龍。長龍腹腔的空隙僅僅隻能容納幾隻蝗蟲,投放進去,它們都在裏麵死了,無一幸免!祖父說:“蝗蟲性子太躁,除了掙紮,它們沒想過用嘴巴去咬破長龍,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可以從另一端爬出來。因而,盡管它有鐵鉗般的嘴殼和鋸齒一般的大腿,也無濟於事。”當祖父把幾隻同樣大小的青蟲從龍頭放進去,然後關上龍頭,奇跡出現了:僅僅幾分鍾,小青蟲們就一一地從龍尾爬了出來。
命運一直藏匿在我們的思想裏。許多人走不出人生各個不同階段或大或小的陰影,並非因為他們天生的個人條件比別人要差多遠,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思想要將陰影紙龍咬破,也沒有耐心慢慢地找準一個方向,一步步地向前,直到眼前出現新的洞天。自信
美國著名心理醫生基恩博士常跟病人講起小時候他經曆過的一件觸動心靈的事:
一天,幾個白人小孩正在公園裏玩,這時,一位賣氫氣球的老人推著貨車進了公園。白人小孩一窩蜂地跑了過去,每人買了一個,興高采烈地追逐著放飛在天空中的色彩豔麗的氫氣球。
在公園的一個角落躺著一個黑人小孩,他羨慕地看著白人小孩在嬉笑,他不敢過去和他們一起玩,因為自卑。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後,他才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貨車旁,用略帶懇求的語氣問道:“您可以賣一個氣球給我嗎?“老人用慈祥的目光打量了一下他,溫和地說:“當然可以。你要一個什麼顏色的?”小孩鼓起勇氣回答說:“我要一個黑色的。”臉上寫滿滄桑的老人驚詫地看了看小孩,旋即給了他一個黑色的氫氣球。
小孩開心地拿過氣球,小手一鬆,黑氣球在微風中冉冉升起,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形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老人一邊眯著眼睛看著氣球上升,一邊用手輕輕地拍了拍小孩的後腦勺,說:“記住,氣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為它的顏色、形狀,而是氣球內充滿了氫氣。一個人的成敗不是因為種族、出身,關鍵是你的心中有沒有自信。”那個黑人小孩便是基恩。
一個人希望獲得某種事物和準備接受某種事物,兩者有著本質的分歧,一個人除非相信自己能得到某些東西,並且產生一種強烈的渴望甚至衝動,否則就無法得到他。韓國學生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誇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曆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為心理係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後,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並加以研究。驚喜之餘,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樸正熙。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
後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係。隻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後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
人世中的許多事,隻要想做,都能做到,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用不著什麼鋼鐵般的意誌,更用不著什麼技巧或謀略。隻要一個人還在樸實而饒有興趣地生活著,他終究會發現,造物主對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永遠的坐票
有一個人經常出差,經常買不到對號入坐的車票。可是無論長途短途,無論車上多擠,他總能找到座位。
他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耐心地一節車廂一節車廂找過去。這個辦法聽上去似乎並不高明,但卻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從第一節車廂走到最後一節車廂的準備,可是每次他都用不著走到最後就會發現空位。他說,這是因為像他這樣鍥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實在不多。經常是在他落座的車廂裏尚餘若幹座位,而在其他車廂的過道和車廂接頭處,居然人滿為患。
他說,大多數乘客輕易就被一兩節車廂擁擠的表麵現象迷惑了,不大細想在數十次停車之中,從火車十幾個車門上上下下的流動中蘊藏著不少提供座位的機遇;即使想到了,他們也沒有那一份尋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讓大多數人滿足,為了一兩個座位背負著行囊擠來擠去有些人也覺得不值。他們還擔心萬一找不到座位,回頭連個好好站著的地方也沒有了。與生活中一些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害怕失敗的人,永遠隻能滯留在沒有成功的起點上一樣,這些不願主動找座位的乘客大多隻能在上車時最初的落腳之處一直站到下車。
自信、執著、富有遠見、勤於實踐,會讓你握有一張人生之旅永遠的坐票。女人的自負
對於女性的美麗而言,重新認識一下“自負”這個詞非常有益,它可以使人堅信,美是自身固有的品質。有人說自負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高。根據這種解釋,如果要避免自負,就必須對自己形象有個“準確”的描述。依靠什麼作為描述的標準呢?難道根據世人的眼光來評價自己的外貌是否真的美嗎?難道要憑借別人的口味來了解自己完美的程度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應該的。為了自己具有美感,女性應該是自負的。
索菲婭,羅蘭在開始演員生涯時,曾有個綽號叫“長頸鹿”。她說,“我的個子太高,而且不協調”,“沒有誰認為我有什麼特殊美的地方,但所有的人卻都知道我很高傲。起初人們隻是對信心產生印象,逐漸的,他們認為這就是美。”索菲婭還舉了這樣一個相反的例子,“我有位女友,她總是太忌自己的身高,以至她給人的印象總想躲起來才好。盡管她很漂亮,但卻沒有機會顯示自己的魅力”。因為缺少自負,女性在追求美的過程中可能會走很多彎路。如果對自己的相貌毫無信心,則勢必成為某些百貨商或美發師、化妝師們憐憫的對象。她們所提出來的,隻能是些關於如何打扮得所謂“時髦”的建議。而這些建議一般來說都隻是表麵的。人們經常可以見到,有些女性時常隨著潮流在變換自己的美,但結果卻總是弄巧成拙。所有的女性都需要有一種自負感,不追時髦,不盲目模仿他人,努力表現自己的獨特的美。
那些給人以美感形象的人,那些能夠抓住人們視線,使他人感到悅目,甚至嫉妒的人,她們無疑是自以為美的人,盡管她們的體型,她們的特征或裝扮可能並不完美,但人們會感到她們身上共同的特征——自負。猴子
《莊子·徐無鬼》有這佯一則寓言:春秋時期,吳王在江上乘舟遊覽,登上岸邊一座猴山,眾猴見了吳王一行人,倉皇而逃,鑽進荊棘深處。有一隻猴子,不慌不忙,從容自在地抓抓撓撓;並且在吳王一行人麵前賣乖弄巧。吳王拔箭射它,它敏捷地抓住射來的飛箭。吳王命令隨行人員迫近圍射它,這隻猴子被射而死亡。吳王轉身對他的朋友顏不疑說:“這隻猴子誇耀自己的乖巧,依仗它的熟練技藝,用以來向人賣弄、倨傲,因此才招致這個下場。我們人類應以此為戒呀!”
俗話說:“藝高人膽大。”人因為藝高,就無所顧忌,以致於目空一切,違背客觀規律,其必貽後患。還有一句俗話,“淹死會水的。”吳王用那隻猴子啟發人們自省,前人告誡他的後代,切不可重蹈那隻猴子的舊轍。人一旦在技藝或本事上出類拔萃,又不能仁觀公正地看待自己,勢必會從老祖宗——猿堤那裏繼承那恃才傲物的劣根,那麼,其危險、後患也就潛藏其中了。從某個角度講,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真正的勇氣
三名海軍工將談論起什麼是真正的勇氣。德國將軍說:“我告訴你們什麼是勇氣。”說完他召來一名水手。“你看見那根100米高的旗杆子嗎?我希望你爬到頂端,舉手敬禮,然後跳下來!”
德國水手立即跑到旗杆前,迅速爬到頂上,漂亮地敬了個禮,然後跳下來。“嗬,真出色!”美國將軍稱讚說。他對一名美國水兵命令道:“看見那根200米高的旗杆了嗎?我要你爬到頂,敬禮兩次,然後跳下來。”美國水兵非常出色地執行了命令。“啊,先生們,這真是一次令人難忘的表演。”英國將軍說:“但我現在要告訴你們,我們皇家海軍對勇氣的理解。”他命令一名水手:“我要你攀上那根高300米的旗杆頂端,敬禮三次,然後跳下來。”“什麼?要我去幹這種事?先生你一定神經錯亂了!”英國水手瞪大眼睛叫了起來。“瞧,先生們,”英國將軍得意地說,“這才是真正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