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2

偷油喝的老鼠

——選對合作者,獲得高回報一戶農家新榨了花生油,常年居住在這個農產家裏的三隻老鼠聞到了這誘人的香味。它們禁不住誘惑,一起相約著去偷油喝。但是問題是那油缸非常深,它們隻能聞卻不能喝,所以它們就靜下心來集思廣益。

過了許久,年紀最輕的那隻老鼠終於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他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就是一隻老鼠咬著另一隻老鼠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這樣輪流下去,直到所有的老鼠都能喝到為止,他們還規定,誰也不可以有私心,一個人把油全給喝光了。它們取得了一致的共識。

因為辦法是最年輕的老鼠想出來的,所以他最先喝,最年輕的那隻老鼠先被吊下去喝油了,它邊喝邊想:“油就隻有這麼一點點,大家輪流喝一點也不過癮,今天算我運氣好,不如自己就痛快喝個飽。”夾在中間的第二隻老鼠也在想:“下麵的油沒多少,萬一讓第一隻老鼠喝光了,那我豈不是在這白白受苦了麼?我幹嗎這麼辛苦地吊在中間讓第一隻老鼠獨自享受一切呢!幹脆自己跳下去喝個痛快!”第三隻老鼠則在上麵想著:“油是那麼的少,等它們兩個吃飽喝足,哪裏還有我的份,倒不如趁這個時候把它們放了,自己跳到缸底飽喝一頓,才能一解嘴饞。”

於是第二隻老鼠狠心地放了第一隻的尾巴,第三隻也迅速放了第二隻的尾巴,它們爭先恐後地跳到缸裏頭去。等他們喝飽之後,任他們怎麼跳躍都無法跳出油缸,這時候他們開始相互埋怨起來了。

過了一會,一隻大手伸了進來,一把就抓住了三隻老鼠,說:“就知道你們會掉進去。”沒過多久,三隻老鼠就成了一隻大花貓的盤中餐。

與人合作的能力是現在這樣一個開放型社會獲取成功的基本素質之一。在現代社會中,人與人的合作是成功的前提。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當人們通過合作產生合力,那麼無論多麼巨大的工程都有希望完成。成功必須要經曆一個合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每一個人都像是想喝到油的老鼠,如果每個人的私心都無限地放大,拋棄合作,事情的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

很多人在創造與積累財富之初是沒有多少本錢甚至是沒有本錢的,這個時候想發財是較為困難的。如果隻是單槍匹馬,獨來獨往,就更加困難了。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做人如此,生意場上更是如此。懂得如何與別人合作,是你財富技巧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因比,欲生財的人,每天都應當考慮怎樣才能與人真誠合作。記住,你今天結交的朋友,明天可能助你走向成功。世界上有許多富豪發家的曆史,都可以說明巨大的財富通常是有好構想的人同多才多藝的通力合作的結果。所以,你縱然沒有本錢,但你有絕妙的好構想,你知道如何真誠地與他人合作,那麼,你就可能成為巨額財富的擁有者。

三頭公牛與獅子

——團結也是財富在遼闊的大草原上,生活著紅牛、黑牛、黃牛三兄弟。三兄弟時常在一起遊戲、休息,甚至連吃草的時候也總是在一塊兒。

有一天,草原上來了一隻被稱為“森林之王”的獅子,這隻獅子已經很餓了。就在獅子正為尋找食物發愁的時候,看到了三頭高大威猛的公牛,單看那肉,就知道味美色香,於是口水“嘀答嘀答”地流了一地。

獅子向三頭公牛猛衝過去。三頭公牛也發現了獅子,紅牛對黃牛和黑牛說:“獅子來了,快圍成一個圈。”它們馬上頭角朝外,圍成了一個圈。衝上來的獅子首先被紅牛用角挑出老遠,重重地摔在地上。重新站起來的獅子想從另一個方向進攻,可看到黃牛和黑牛都瞪著眼睛惡狠狠地盯著自己,也就不敢靠近,最後隻好灰溜溜地走了。三頭公牛鬆了一口氣,都說:“咱們三兄弟隻要團結,再凶的獅子也不怕!”

獅子很不甘心,但又鬥不過三兄弟,怎麼辦呢?狡猾的獅子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有一天,獅子趁三兄弟沒有在一起的時候,獅子跑到紅牛身邊,黑牛嚇了一跳,馬上擺出準備戰鬥的架勢。獅子連忙解釋說:“兄弟,別這樣,我不是來傷害你的。你的力量這麼大,我怎麼敢與你鬥呢?不過,我想問你,你們三兄弟中,哪個力量最大呢?”紅牛想了想,說:“當然是我了!”“那就奇怪了”,獅子說,“可我剛才聽黑牛說,它是最強壯、力量最大的。他說,那天要不是他用角挑我一下,你們肯定會被我吃掉!”“他胡說!要不是我在,他才會被吃掉呢!”紅牛氣得直喘粗氣,他決心不理黑牛了。

獅子見紅牛上了當,又跑到黑牛那裏,說:“黑牛兄弟,我知道你的力量是最大的。那天,要不是你把我趕跑,我早就把黃牛、紅牛吃掉了。”“我們是三兄弟嘛,我當然得保護他們啦!”黑牛嘴裏這麼說,心裏卻很得意,也不想趕獅子走了。“可我聽紅牛說,他的力量才是最大的。他還說,那天要是讓他對付我,會做得更好。你看,他正不服氣地瞪著你呢!”紅牛扭頭一看,果然見紅牛正盯著自己。黑牛心想:這家夥,真是忘恩負義!要不是我救了他,他早就被吃掉了。黑牛決定以後再也不和紅牛在一起了。

最後獅子又找到了黃牛,對黃牛說:“黃牛兄弟,紅牛、黑牛他們都說你是個膽小鬼,那天我衝過去,他們說你嚇得四條腿直發抖。其實,我看你才是最勇敢的!”黃牛氣憤地說:“哼,他們才膽小呢,太不像話了!我要找他們算賬去!”說著就直奔紅牛而去。

黃牛衝到紅牛麵前,一句話也不說,一頭就把紅牛撞了個跟頭。紅牛氣極了,爬起來和黃牛打了起來。黑牛看見了,跑過去拉架,結果也被黃牛狠狠地頂了一家夥。就這樣,它們三個在獅子的一番挑逗下從早上打到中午,再從中午打到晚上,最後筋疲力盡地躺在草地上。躲在一邊的獅子見機會到了,猛衝過去,沒費多大勁兒,就把公牛兄弟全部咬死吃光了。

在理財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要想克服這些困難,除了要有堅強的意誌品質外,還要有能團結周圍人的力量。父母培養孩子的財商,除了教孩子賺錢的技巧、賺錢的方法之外。關鍵點在於從小培養孩子獲得財富的基礎能力,告訴孩子在學校要和同學們團結,將來在家裏要和父母團結,將來走上社會參加工作也和自己的同事、上司團結。隻有這樣,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別人才可能盡他們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你。

患得患失

——不要為失掉一分錢而悶悶不樂在中國古代有一個神射手叫後羿,他的箭法可以說是出神入化。大王聽說了國家裏還有這樣了得的人,就想親自見識一下他的箭法。

有一天,大王想單獨把後羿請進宮欣賞後羿傑出的表演。後羿進宮以後,大王用手指著說:“今天請先生來,是想請你展示一下精湛的本領,這個箭靶就是你的目標。為了使這次表演不至於因為沒有競爭而沉悶乏味,我來給你定個賞罰規則:如果射中了的話,我就賞賜給你黃金萬兩;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減你兩千戶的封地。現在請先生開始吧。”

後羿聽了大王的話,一言不發,麵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慢慢走到離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腳步顯得相當沉重。然後,後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擺好姿勢拉開弓開始瞄準。想到自己這一箭出去可能發生的結果,一向鎮定的後羿呼吸變得急促起來,拉弓的手也微微發抖,瞄了幾次都沒有把箭射出去。後羿終於下定決心鬆開了弦,箭應聲而出,“啪”地一下釘在離靶心足有幾寸遠的地方。後羿臉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彎弓搭箭,精神卻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離譜。

大王感覺很吃驚,就問手下的大臣:後羿的射擊表現不是一向非常好嗎,為什麼今天的表現這樣失敗。大臣笑笑說:“後羿平日射箭,不過是一般練習,在一顆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發揮。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績直接關係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靜下心來充分施展技術呢?看來一個人隻有真正把賞罰置之度外,才能成為當之無愧的神箭手啊!”

從後羿的失去水準我們可以知道,他的失手就是因為他的患得患失、過分計較自己的利益。我們應當從後羿身上吸取教訓,在名利麵前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為名利所羈絆。

患得患失是人生最常見的心理隱患,是人生的精神枷鎖,是附著在人身上的陰影。生活中出現陰影是因為我們擋住了人生的太陽。追求財富的過程也一樣,我們要丟掉思想包袱,走出患得患失的陰影。對財富拿得起卻放不下的人,是不能在求財之路上有大成就的,他們有財而不富,必將永遠沉浸於患得患失的惶恐和空虛中。隻有善良和無私的人們,才能真正享用財富賜予的一切。

取經馬與磨坊驢

——理財目標的重要性有一匹白馬和一頭驢子,它們是好朋友,然而他們的生活卻截然不同,馬整天在外麵拉東西,驢子則整天在屋裏推磨。他們兩個每天晚上都見麵,見麵就聊天,什麼人生啊,理想啊,反正能聊的都聊。

白馬說,它希望有一天,能去很遠的地方,見很多的東西,它不想這樣整天隻是拉東西,它想見識外麵的世界。

驢子卻說:“我隻是一頭很普通的驢子,我的生活就是整天拉磨,我永遠都不會走出這座屋子的。”

貞觀三年的時候,他們的命運因為一個人、一件事情發生了變化,這個人就是著名法師玄奘。玄奘要去西天取經,需要一匹很好的馬,幸運的是這匹白馬居然被他選中了。從此,這匹馬就跟著玄奘法師從大唐經過西域前往印度迎取佛經。

十多年之後,這匹白馬光榮地完成了任務,隨著玄奘馱著唐王的希望回到了大唐的國都長安。為了表彰這匹白馬的功勳,國王讓他回到了長安城西的磨房裏頤養天年。於是,白馬又見到自己的老朋友驢子。他開始向老朋友講述所見到的精彩世界:浩瀚無邊的森林,高入雲霄的山嶺,淩峰的冰雪,大海的波瀾,鬱鬱蔥蔥的大森林,變幻莫測的雲霞,威壯雄偉的瀑布……那些神話般的境界,使驢子聽了極為驚異。

驢子聽了,羨慕地說:“以前我們是一樣的,可是現在你有這麼豐富的見聞啊!你走了那麼遠的路,是我想都不敢想的。”

驢子覺得白馬的話是很有道理,從此,它決定要去外麵見識一下世界的精彩,增長自己的見聞。

目標就像一張道路圖。它告訴你身在何處,該往哪個方向去。它促使你擬定一個理財計劃,如何從現在的貧窮到達明天的富有。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財的時候,要從小讓他們養成為自己製訂目標的習慣。並且要告訴孩子在通往目標的路上可能會有很多困難,但是無論何時,都不要放棄自己的目標,隻要一步一步地堅持下去,終有一天,目標是一定會實現的。通過此故事,父母應該告訴孩子理財目標的重要性。同時也要讓孩子製訂他們自己各個階段的理財目標。

瞎子與太陽

——不要讓別人的話影響你的理財行為

在一個遙遠的國度,有一個人生下來就是瞎子,所以世界上的東西他都不知道模樣。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通過觸覺,他漸漸知道了一些東西的形狀。不過,他一直聽人們說太陽是生命的源泉,一切萬物的生長都要靠太陽。所以他也想知道這個對人類這麼重要的東西到底長什麼樣子。

有一天,他摸索著來到他的親戚家,他問親戚:“大哥,您能告訴我太陽是什麼樣子嗎?”當時這個親戚正在擦洗一個銅盤,聽到盲人的問題後,就對盲人說:“太陽又圓又亮,就像一個閃閃發亮的銅盤。”說完,就輕輕地敲了幾下銅鍋的底部,然後說:“你聽,這就是銅盤的聲音。”盲人將這個聲音牢牢地記在心裏。

從那以後,盲人就把銅盤的聲音當作太陽發出的聲音了。有一天,他經過一座寺廟,寺廟裏的和尚正在上早課,然後他聽到了寺廟裏撞鍾的聲音,就非常高興地對旁邊的人說:“我知道,這個就是太陽,剛才的聲音就是太陽發出的聲音。旁邊正好有一個小孩子經過,小孩子就對他說:“那不是太陽,是廟裏的撞鍾聲。太陽不是這個樣子的。”盲人不相信小孩說的話,就說:“我知道,這就是太陽。我家親戚告訴過我太陽像銅盤。”小孩聽了哈哈大笑,說:“太陽不僅僅像銅盤,還跟蠟燭一樣會發出耀眼的光。”盲人又默默地把小孩的話記在了心裏。回到家裏後,他在鄰居家裏找了一根蠟燭,然後摸了蠟燭的形狀,又把蠟燭的形狀記在了心裏。

幾天之後,盲人又去一個朋友家裏做客,他無意中在朋友家摸到了一支笛子,他心裏一驚,心想朋友家裏怎麼會有太陽呢?然後就在朋友家大叫道:“你們快來看啊,我找到太陽了。”朋友家附近很多人多過來看盲人找到的太陽。大家看著他手裏拿著的笛子,不禁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