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則寓言,也是“得意莫忘行”的哲理。草地上,有兩隻公雞為了爭奪蟲子而怒冠相向,紅公雞說:“這條蟲子歸我,是我發現的。”花公雞說:“不錯,是你發現的,可是它是我捉住的,應該歸我。”紅公雞說:“你惹的起我嗎?我可是常勝的雞王啊!”花公雞也不示弱,把蟲子放到一邊,迎頭向紅公雞啄去,將平日紅公雞引以自豪的幾根漂亮的羽毛給啄下來了。紅公雞惱羞成怒,猛地一拍翅膀,像利箭似的射向花公雞,在花公雞還沒來得及反擊時就被壓在了下麵,並且背部受到了重重的打擊,由於不堪負重,很快就倒在了地上。紅公雞趁機對它又啄又踢。花公雞徹底認輸了,在不停的哀求下,紅公雞才停止了打擊,並惡狠狠地將它踢到草叢裏。勝利後的紅公雞高興地站在高處放聲大唱,不想天空中飛來一隻老鷹,聽到紅公雞的叫聲俯衝下來將它捉住,紅公雞成了俘虜,遭受了滅頂之災。而花公雞由於在草叢裏躲過了這場災難。故事說明,勝利隻是暫時的,不存在永遠的勝利和永遠的失敗。暫時的勝利者不要忘乎所以,得意忘形,否則,結果和下場不會有太好的結果。
現實生活中,如果人在開心的時候太過得意忘形的話,那樣就會使原來你已經得到的事物變質,忘了原來的目標。更會使你身邊的人厭惡你,更有可能在你開心過後,你就會覺得其實什麼都沒有,剩下的隻有空虛。太得意忘形,少了對身邊事物的注意力,那樣很容易招到外來的攻擊,那麼到時候你才注意的話就已經晚了,你就會失去更重要的東西。
做人絕招:
得意是人之常情,但得意到什麼程度則是常人和非常之人的區別。得意之際最怕忘形,但也最容易忘形,尤其是那些自負的英雄。
四、屈伸有度才能進退自如
古人講,能屈能伸方為丈夫。因為這樣的人,有審時度勢的清醒,有深謀遠慮的城府,有欲成大事的胸襟。要知道,一個人究竟強不強,不是看你有多麼出名,多麼有權有勢,而是看你有沒有真正讓自己強起來的堅實基礎和本事。真正有本事的人講究運籌帷幄,厚積薄發,修於內而成於外,這才是真正讓人佩服的成功。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是能屈能伸的偉丈夫。能屈能伸大丈夫,首先是“能屈”,然後才是“能伸”。隻有先“屈”,蓄上力,才能“伸”得舒展。一味保持伸直狀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人生處世有兩種境界:一是逆境,二是順境。在逆境中,困難和壓力逼迫身心,這時應懂得一個“屈”字,委曲求全,保存實力,以等待轉機的降臨。在順境中,幸運和環境皆有利於我,這時當懂得一個“伸”字,乘風萬裏,扶搖直上,以順勢應時更上一層樓。
韓信受胯下之辱時,如果當初他一氣之下,寧折不彎的和那些流氓拚了,恐怕曆史將要改寫,曆史上不會出現一個叱吒風雲的大將軍,隻會多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枉死鬼。當然曆史就是曆史,沒有什麼假設,但是曆史中的智慧值得我們思索。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剛能柔,就是源於韓信的典故。在常人看來,胯下之辱絕對讓人不堪忍受,簡直是奇恥大辱,然而韓信爬過去了,而且爬過去以後拍拍身上的塵土揚長而去,這是何等的胸襟和氣魄!
有句俗語說得好:“進,固然需要努力;退,更需要智慧用心。”進,單就絕對的前進而言,容易。別人進,我也進,同進同樂,豈不快哉!不用自己的思考,不用獨特的視角,不用出眾的智慧,順著大流走,那樣就萬事俱佳了。但退,卻不像世俗所見盡然。在茫茫人潮趨之若鶩爭搶前方金蘋果的時候,旁若無人地從容而退,退出一種昭然,退出一種風度。勿用回首,勿用瞻前顧後,勿用優柔寡斷,隻向著一個人的方向,義無反顧,舉重若輕。
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得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恥辱。曆史將賦予你重大的任務,你就要做好吃苦受辱的準備,那不僅是命運對你的考驗,也是自己對自己的驗證。麵對恥辱,要冷靜地思考,不接受會不會出現生命的劫難,會不會從此一蹶不振永難再起?如果真存在這種情況,那麼就要三思而後行,而不是魯莽的憑自己的一時意氣用事。因為人在遭遇困厄和恥辱的時候,如果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與彼方抗衡,那麼最重要的是保存實力,而不是拿自己的命運作賭注,做無謂的爭取。一時意氣是莽夫的行為,絕不是成就大事業的人的作為。
“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一句小時候媽媽教導我們的話應該銘記於心。那些成功人士應該在年輕的時候,碰到更多的挫折,才能在以後成長為“領導”,即他“屈”的數量絕對比常人要多,後麵的人生才活得更加燦爛。這樣說來,人一生“屈”、“伸”基本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