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5

穿越非洲

一百多年前,非洲在世界上還是一個神秘的地方。有個年輕的英國人大衛·利文斯通在取得醫學碩士學位以後,開始了對非洲的橫貫探險。

在炎熱的非洲,長途跋涉是非常艱苦的。在沙漠地帶,風像剛從煉鐵爐裏衝出的熱浪,吹得人口幹舌燥; 在熱帶森林,猶如悶在蒸籠裏,看不到太陽卻渾身大汗,還要不停地用砍刀開路。

在非洲的探險路上,人跡稀少,由於白人曾經把黑人大批地運到美洲當奴隸,因此,遭到黑人的仇視。利文斯通和同伴幾次遇到土著部落的襲擊,黑人手執利器要殺這些“白豬”,他們一次次死裏逃生。

後來,利文斯通沿途為生病的黑人看病、治療,漸漸取得了當地人的信任和幫助。

利文斯通從青年到老年,一直從事非洲探險。東走到印度洋西岸,西走到大西洋岸邊,對沿途的地理、動物、植物、氣候,還有大自然的奇物現象都詳盡地記錄下來。

舉世聞名的莫西奧圖必亞大瀑布,是非洲的驕傲。利文斯通是第一個把它介紹世界的探險家。他遠離妻子和孩子,過著十分艱苦的生活。

1873年,60歲的利文斯通病倒在探險途中,死在一個極偏僻的小村莊。

無數黑人痛哭流涕,按自己的習俗把他的心髒埋在當地,然後把他的遺體抹上香油,裹上白布,抬著他走了1500英裏,護送到印度洋海岸某城市的英國領事館,由那裏把利文斯通送回了英國——他的故鄉。歐亞汽車探險大賽

1992年9月9日,哈薩克斯坦西部的大荒原一改往日的荒涼,百輛疾馳的汔車狂駛而過,荒原一片煙法……突然一輛卡車翻了……兩輛賽車相繼起火……

這就是歐亞汽車控險大賽的一幕。從9月1日起開始的這次汽車越野賽,要從巴黎駛至莫斯科,最後到達北京。參加這次越野賽的大大小小各種功用的車有255輛,其中賽車94輛。這次的越野賽要經過中亞幾個大沙漠和戈壁灘,被認為是本世紀最偉大的體育比賽之一。

在開往大荒原之前,車手們已行進了7天,已有9輛車因故不能前進,一名法國後勤人員翻車身亡。接下來的兩天裏,許多車手都走錯了路,每天約有10輛賽車因為車禍未按時趕到營地而失去了比賽資格。

9月11日,困難接踵而來。在開賽以來最長的一段賽程—裏海東岸,一名意大利車手翻車死去了。許多車手為搶時間不吃午飯,但那段時而起伏時而轉彎的道路卻讓不少車手疲憊不堪。當天,有39輛賽車超過關門時間才到達營地,17輛因沒能按規定時間向組委會申報而被迫退出賽事。

中國有兩輛賽車參加了比賽,其中一輛11號被淘汰了。另一輛在接下來的穿越卡拉庫姆大沙漠中迷了路,燃油也耗盡了,兩名車手隻好在茫茫沙丘中走了整整14個小時才獲救。

18日,僅剩的62輛車駛入中國境內。途中要穿過塔克拉瑪幹沙漠和戈壁灘,以及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裏沙漠連接的邊緣。

各國車手開足馬力,你追我趕,但路途依然艱難。從喀什到阿克蘇的賽段上,前一天晚上下了場暴雨,原本就幹涸的河道又被雨水泡成一片泥濘。結果除了6輛車駛到當天的終點,其餘汽車都被困在泥潭裏,發生了三起車禍。這一賽段被取消了。

19—20日,又有兩人在車禍中喪生。以後的幾天幾乎一直風雨大作,賽車手們隻好頂風冒雨前進,盡量謹慎駕駛,但翻車事故依然不斷發生。在甘肅酒泉宿地休息時,甚至刮起了8級大風,接著又是瓢潑大雨,連帳篷都沒法支起,許多人隻好在狹窄的賽車內呆了一夜。

漫漫賽程終於接近了尾聲。26日上午,50輛賽車、卡車和7輛摩托車在最後規定的時間裏抵達終點八達嶺長城。獲得這次越野賽冠軍的是104號賽車、法國雪鐵龍隊的車手拉蒂格和他的領航員。無論成敗與否,賽車手都會銘記出發時巴黎賽納河畔體育館的大銀幕上的一行大字:“探險精神永存!”帶著溫馨的20元錢

少年哈桑一直期望著能看一場馬戲,一天父親終於答應了,帶著他去排隊買票。售票處的隊排得很長,排了老半天,終於在他們和票口之間隻隔著一個家庭了。

這個家庭給人的印象很深刻,有8個12歲以下的小孩,他們穿著廉價的衣服,但全身都幹幹淨淨的。排隊時,他們兩個兩個成一排,手牽手跟在父母的身後,“嘰嘰喳喳”地談論著小醜、大象,想必今晚是他們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刻。

輪到他們了,賣票女郎問這個父親:“你要多少張票?”他神氣地回答:“請給我8張小孩、兩張大人的票,我帶全家看馬戲。”

售票員報出了價格。這個父親的嘴唇顫抖了,他傾身向前問道:“你剛剛說是多少錢?”售票員又報了一次價格。這人的錢顯然不夠,但他怎能轉身告訴那8個興致勃勃的小孩,他沒有足夠的錢帶他們看馬戲?

哈桑的父親目睹了這一切。他悄悄地把手伸進口袋,把一張20元的鈔票拉出來,讓它掉在地上。然後,他又蹲下撿起鈔票,拍拍那人的肩膀說:“先生,這是你口袋裏掉出來的!”

這人直視著哈桑父親的眼睛,用雙手握住哈桑父親的手,嘴唇顫抖著,淚水滑落臉頰,說道:“謝謝,謝謝您,先生,這對我和我的家庭意義重大!”

那晚,哈桑沒有去看馬戲,而是隨父親回了家。他們此行也不是徒勞的,相反卻收獲了一份善心回報的快樂。愛心為首

有個年輕人去參加一家公司的招聘麵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