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5
一條無頭無尾的魚
秦少遊和蘇小妹在新婚之夜通過詩謎互試了對方的才華之後,兩人情投意合,經常在一起猜謎聯句。有一天,蘇小妹說:“我今天又作了一個謎,請郎君猜一猜。”秦少遊滿有把握地說:“隨你出謎。”蘇小妹又笑著說了一句:“若猜不出,可要像新婚之夜那樣罰在門外站啊!”她接著說出謎麵:
兩目齊相投,
四山環一周,
兩王住一國,
一口吞四口。
秦少遊在房裏踱來踱去,一直到快要吃晚飯了,還沒有猜出來。他想,上一次是舅兄東坡幫了我的忙,這次何不再去找找他,他便對蘇小妹說:“看來我還是先到門外站一會兒吧。”借故出得房來,便徑直向蘇東坡的房裏走去。正巧遇上蘇東坡在進晚餐,蘇東坡便讓再備一副杯筷來與妹夫一同喝酒。少遊說:“我這次又是求救來了。”東坡問明原委,便把桌上盤裏的一條魚用筷子先夾去頭,又夾去尾,用筷子指著魚的中段說:“你看,這是什麼?”秦少遊看了一下,一下子跳起來,酒也顧不上喝,一口氣跑了回來,卻緩緩地喝了一口茶說:“還是門外風涼,使人清醒,剛才我看到您蘇家的池塘裏有一條魚,無頭又無尾,夫人請猜,這是什麼?”蘇小妹笑了一聲說:“這回又是池塘幫你免做‘門外漢’了。”李清照洞房難新郎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很喜歡謎語。民間流傳著她在新婚之夜用謎語難新郎的故事。
花燭之夜,賀喜的人們都散了。新郎趙明誠揭開羅帳要與新娘李清照言歡時,李清照觸景生情,便想起一個謎語,想試試趙明誠的才情。她說:“官人才華俊逸,今晚我想起一個字謎,君若猜中,方可入帳。若猜不中,就隻好請君到廳堂裏去自度良宵了。”說完便吟道:
三麵有牆一麵空,
妙齡裙衩在其中,
有心與她說句話,
可惱牆外有人聽。
趙明誠聽完,略一思索便拉過李清照的手,在她的手心裏寫了一個“偃”字,李清照看了,嫣然一笑,點頭稱是,又指了指窗外,暗示小心窗外有人在“聽房”呢!一朵蓮花開岸上
元朝至順四年,37歲的施耐庵,毅然辭去錢塘縣尹的官職,回到老家蘇州,一麵教書,一麵寫作《水滸傳》。
一年春天,有位經常往來於蘇杭的商人,因久仰施耐庵的才學,特地從山西老家把兒子羅貫中帶來拜施耐庵為師。
施耐庵對商人並不感興趣,但對於這個商人竟然不遠千裏從家鄉把兒子帶來,求他這個窮教書的為師,則使他驚異,又看到羅貫中這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文質彬彬,氣度不俗,便想先出個題目考考他。於是他吟道:
雲落不因春雨,
吹殘豈借東風,
結成一朵自然紅,
費盡功夫怎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