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
霓裳羽衣
中秋之夜,天上一輪明月往往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思。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開元年間的一個中秋月圓之夜,唐玄宗也在遙望一碧如洗的天空,對著那一輪圓盤忘情地讚歎。方士羅公遠便討好地問道:“陛下是否願意到月中遊覽一番?”
唐玄宗很樂意,羅公遠便取出身邊的拐杖,用力向空中擲去,拐杖到了天上,頓時化成一座銀色的大橋。羅公遠請唐玄宗踏橋登月。月宮前麵寬廣的庭院裏,幾百名身穿雪白絲綢衣服的仙女翻翻起舞,舞姿輕柔,那一支舞曲尤為動人。羅公遠告訴說:“這是天上的仙樂,叫霓裳羽衣。”唐玄宗暗暗記下了樂譜。
回到皇宮,唐玄宗召樂師按記下的樂譜、聲調作出了《霓裳羽衣》曲。唐玄宗最寵愛的楊貴妃按他月中所見,穿上雪白的衣裙,輕舒廣袖,跳起了《霓裳羽衣》舞。仙樂、美女、舞蹈使唐玄宗陶醉不已,以至終日沉緬其中,幾乎忘了治理國事。靡靡之音
春秋末年,晉平公花費了大量財力物力,在都城郊外,建造了一座奢華的宮殿。他在此賞歌觀舞,大宴賓客,並請晉國著名的樂師師曠來演奏和品評。師曠雙目失明,但常辨音而斷凶吉,並對晉王進行勸戒。
有一回,晉平公大宴群臣,酒酣之際,晉平公得意洋洋地說:“做國君最快活。”
這時,師曠正坐在他身邊,就搬起麵前的琴朝平公擲過去,晉平公趕緊避讓,琴碰在牆上摔壞了。
晉平公就問:“大師,你擲誰呀?”
師曠說:“剛才好像有個無恥小人在我身邊說話,所以擲他。”
晉平公說:“剛才是我在說話。”
晉平公手下的人要治師曠的罪,平公說:“放了他,我要把他的話作為警戒。”
還有一次,晉平公問師曠:“我已經快70歲了,想學點什麼,恐怕已經太晚了吧?”師曠說:“那你把蠟燭點上吧。”晉平公生氣地說:“做臣子的怎麼可以跟他的國君尋開心呢?”師曠說:“我老瞎子怎敢戲弄君王?我聽人說,青少年時好學,就像朝陽的光芒;壯年好學,就像中午的陽光;老年好學,就像燃亮的燭光一樣。在燭光下行走,跟在黑暗裏行走,哪個好呢?晚年學點東西,不是等於增加了夜晚的亮光嗎?”晉平公讚歎說:“你說得對極了!”
一天,晉平公設宴款待來拜訪的衛靈公。席間,衛靈公讓隨行的一個名叫涓的樂師為晉平公演奏曲子助興。晉平公就叫涓樂師坐在師曠身旁演奏。可是,沒等音樂奏完,師曠突然用手按住琴,說:“停下來!別演奏了!”
晉平公等人都驚訝,就問:“為什麼?
師曠說:“這是亡國的樂聲,千萬不能再演奏了!”
平公問:“你根據什麼這樣說?”
師曠說:“這首曲子是商朝一位叫延的樂師所作。紂王無道,延就編了許多柔弱、萎靡、頹廢的樂曲,供紂王享樂之用。商紂王沉緬於聲色犬馬,就在這種靡靡之音中亡了國!”
然而,晉平公沒有聽從師曠的勸阻,仍然熱衷於這種靡靡之音,不理朝政。不到三年,他就死了。旱冰鞋與音樂
每年冬天的時候,北方的小朋友都喜歡去滑冰。可是,南方冬天不結冰,怎麼滑冰呢?這在以前確實做不到。不過,現在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無論是在冬天還是在夏天,小朋友們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滑冰了。因為,有一種叫做“旱冰鞋”的工具可以幫忙,讓人們不用冰麵就可以滑行。
18世紀中葉的時候,比利時有個樂器製造商,叫約瑟夫·梅蘭,他非常喜歡滑冰。為了在夏天也能滑冰,他就在鞋底下裝了兩個輪子,經常在自己家裏練習。有一次,他去參加一個在音樂廳舉辦的舞會,時間來不及了,他就背著提琴,穿著那雙帶輪子的鞋上路了。由於速度太快,到了音樂廳門口的時候,他一頭撞到了大門玻璃上!結果,不但撞碎了玻璃,摔壞了提琴,自己也身受重傷,不得不住進了醫院。
人們都很羨慕那雙裝著兩隻輪子的鞋,於是紛紛效仿,從而形成了旱地滑冰這項體育活動。旱冰鞋的第一次轟動是在舞台上。有個英國戲劇家在一出戲劇中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個情節,讓演員在舞台上穿著旱冰鞋表演天鵝在冰上的舞姿,結果獲得了巨大成功。旱冰鞋一下子就流行開了。
1963年的時候,美國人詹姆斯·普林頓把輪子固定在鞋子上,而且讓輪子前後排列,從而發明了現代的旱冰鞋。濫竽充數
齊宣王非常喜歡許多人一起合奏吹竽,派人到處搜羅能吹善奏的樂工,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樂隊。
當時,有一個遊手好閑、不務正業的浪蕩子弟,名叫南郭。他聽說齊宣王有這種嗜好,就一心想混進那個樂隊,便設法求見宣王,向他吹噓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樂師,博得宣王的歡心,把他編入了吹竽的樂師班裏。
可笑的是,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會吹竽。每當樂隊吹奏時,他就混在隊伍裏,學著別的樂工的樣子,搖頭晃腦,東搖西擺,裝模作樣地在那兒“吹奏”。
因為他學得惟妙惟肖,又由於幾百人在一起吹奏,齊宣王也聽不出來誰會誰不會。就這樣,南郭混了好幾年,不但沒有露出一絲破綻,而且還和別的樂工一樣領到一份優厚的賞賜,過著舒適的生活。
後來,齊宣王死了,他兒子齊潛王繼位,潛王同樣愛聽吹竽。隻有一點不同,他不喜歡合奏,而喜歡樂師一個個單獨吹給他聽。
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後,嚇得渾身冒汗,整天提心吊膽的。心想,這回要露出馬腳來了,丟飯碗是小事,要是落個欺君犯上的罪名,連腦袋也保不住了。所以,趁潛王還沒叫他演奏,就趕緊溜走了。聽音知斷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