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中飯,老道士急著回家,說是有一位客戶要請他算命,事先約好了的。
我和老道士告別後,立即給遠在千裏的老家打了電話,接電話的是我母親。
“媽,我想打聽一件事?”我開門見山地說:“您還記得我從小就佩戴的小葫蘆掛件嗎?”
“當然記得啦,那是你最喜歡的玩具了。小時候,每天晚上都要把小葫蘆捏在手裏睡覺,離了這個小葫蘆,你就吵著嚷著不上床。”母親樂嗬嗬地回憶道。
“媽,您知道這個小葫蘆是哪兒來的嗎?”我急切地問。
母親想了想,猶豫著說:“好象是別人送給你的禮物吧。”
“誰送的?什麼時候送的?您還回憶得起來嗎?”我焦急地問。
“哎呀,年代久遠了,我哪兒還記得起這個事兒呀。”母親說。
“您難道一點記憶也沒有了?”我不禁大失所望。
“我隻記得你從周歲起,就佩戴著這個小葫蘆。至於誰送的,什麼時候送的,一點印象也沒有了。”母親無奈地回答。
“媽,您讓爸接電話。”我還想從父親那兒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
父親接過電話,說:“那個小葫蘆呀,是你過周歲生日時,有個路過的雲遊道士送給你的。”
“啊!”我一驚,心想:老道士說得一點沒錯,這個小葫蘆果然是茅山道教的寶物。不過,我又有一點失望,既然是一位路過的雲遊道士送的,那就表明我的祖父不是茅山道士了。
“爸,您把那天送我小葫蘆的詳細情況說說。”我請求道。
“那天,你過周歲生日,我在一家酒店包了五桌,請親戚、朋友來坐坐。快開席時,突然從外麵走進來一位穿著道袍的人。他對我說:貧道路過此地,見飯店上空有一朵瑞雲,特來賀喜。我見是個道士,就請他入席。但這位道士謝絕了,他從背搭中取出一個小葫蘆,對我說:此乃道教神器,若你兒子佩戴此物,便可驅邪避鬼保平安。說完,就把小葫蘆戴到了你的脖子上。”我父親回憶著說。
“那位道士還說了啥?”我急於了解更多的情況。
“那位道士臨走時,再三叮囑:不要把小葫蘆弄丟了。”我父親繼續說:“也怪了,自從這個小葫蘆戴上你的脖子,你就一刻也離不開它了。五歲時,你叔叔給你買了一個玉觀音掛件,我們想讓你把小葫蘆換下來,但你就是不幹,哭鬧了一整天,飯都不肯吃一口。沒辦法,我們隻好又給你佩戴上小葫蘆。你叔叔為這個事還生了氣呢。”父親笑嘻嘻地說。
母親又接過電話,說:“詩文呀,這個小葫蘆掛件你得保管好,千萬別弄丟了。你要知道,自從你周歲佩戴這個小葫蘆後,就從沒進過醫院。有好幾次你大難臨頭都化險為夷。我和你爸都覺得:是這個小葫蘆保佑了你。”
“媽,我遇到過大難嗎?”我好奇地問。
“詩文呀,你七歲那年的夏天,回老家去過暑假,和三個同村的小朋友到小河裏去遊泳,突然來了山洪,那三個小朋友都被山洪卷走了,就你一個人被衝上了岸,逃過了一劫。村子裏的人都說:有神靈在保佑你。”我母親後怕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