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發展的基礎1
財富的夢想有了實現的可能
人的生理和生存需要並不是致富的動力或源泉,就如在動物生活中找不到任何相同或相似的財富追逐現象,因為它不能順應基本的目標,也不能滿足根本的需求。
致富的含義就是獲得超過自己需要的東西。這看起來漫無目標,卻是人類最強大的驅力。也可以這樣說,世間一切事業歸根到底都無非在於致富,而致富恰是人生的終極。
但在致富之前,我們必須了解金錢的實質與秘密。
縱觀曆史,不難發現,人類為金錢而互相傷害所造成的危害,遠遠超過其他的原因。
一般來說,金錢是價值的尺度、交換的媒介、財富的象征。但是這種說法不但忽略了金錢令人陶醉、令人瘋狂、令人激動的一麵,也將愛錢的心理拋開了。
約翰·吉恩斯就曾這樣描寫到:“愛錢是一種多多少少有些惡心的病態,一種半罪惡、半病理,最後我們戰戰兢兢地將自己交給神經專家研究的癖好。”
馬庫斯·雷內爵士也曾不止一次地表示:“金錢是人情的離間力。”
世上金錢的種類有很多,但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有血腥錢和血汗錢,良心錢和肮贓款,輕鬆錢和苦力錢,該焚毀的錢和光榮的錢;
有國王饋贈的重金,也有娼妓賣身的銅臭;
有情婦的費用,也有妻子的津貼——零用錢、消費錢、銀行存款;
有些是歹徒罪惡的報酬,有些是富翁的饋贈;
某些費用人人出得起,有些價碼卻昂貴得令人咋舌;
……
金錢的外表雖然相同,但卻隱藏了許多差異。血腥錢買不到合法收入所帶來的一切,國王的贈金和中獎的財富也截然不同。
事實上,金錢的交換率是騙人的鬼把戲。我們用金錢能買到東西的外表和形體,就自以為能買到一切,其實,我們的收獲非常可憐。
以塞亞說:“金錢的最大特性就是不能滿足人。”
富翁邁克·亞格也發出這樣的感概:“我得不到金錢的滿足。”
盡管如此,但追求、積聚這種不能滿足人類靈魂的東西卻是人類文明中最強的驅動力,雖然熱衷於金錢遊戲的人往往拚命否認這一點。這種激情在某些人的心目中仍然很模糊,但仍是人類最後一項可恥的秘密。
也許正因為如此,盡管金錢這個題材枝節叢生,卻很少有人探討過。
當然,誰也無法否認,經濟學和經濟問題受到了廣泛而又積極的注意。研究經濟難題卻排除了對金錢的渴望——潛在的衝動、渴求、執迷,將二者完全隔離的做法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種種跡象顯示,對金錢的熱情在美國和西方其他發達國家已接近崇拜。但愛錢並不是西方的獨有個性,世界各國都有一樣的作風。
古代中國人永遠不忘記膜拜“財神”;希伯來人崇拜金牛;希臘神話中不屈的跑將赫密斯也是利潤之神;埃及人在國王的陵墓裏放滿財寶,使死者在赴天堂的旅程中不擔心錢財的匱乏;在某些原始部落中,富翁擁有百萬貝殼。
在神話故事裏,不管是歐洲故事或《一千零一夜》,“從此過上快樂的生活”都是指富有的生活。
由此可見,人們就算不可能真的一夜暴富,但心中致富的欲望之火卻一刻也沒有熄滅過。在很多人的眼裏,財富是一個夢想、一個神話,即使現在也是如此,但現在它卻有了實際的基礎和實現的可能了。
人類嶄新的賺錢可能性就在眼前,大家都有致富的機會。以前,這種機會沒有實現的可能性,致富的夢想需要屈從現實原則。但現在這是人人都可能發生的事情,盡管現實中隻有少數人有此幸運。
金錢的夢想永遠不會停止
致富即使有實現的可能,不過致富的欲望還是被當做夢想來看待較合適。如果研究這個夢的特征,可以發現幾個主調。
首先,人人都渴望安全感。有時候女性會為安全感而結婚;聰明的年輕人則為安全感而把儲蓄投放養老金或長期公債中,以便將來沒有工作能力的時候能靠自己的投資安度晚年。
一位高級企業商人兼財政家說:“以前我窮困的時候,我的目標是為自己和家人提供安全的生活資源,好叫家人不必擔心下一餐的來源。在夢想中,我認為自己如果能賺取5萬英鎊的資金,我們就能生活了,不必再為錢而忙碌了;最初隻想要這些。這個目標成為我青年時期生活的最大動力。結果,我超越了自己的目標,竟然賺了5000萬英鎊。”
這便證明了安全感的渴望有多麼強烈,達到安全感所需要的財富數又是時刻變化的。格林的一則童話中有這樣的夢想。故事中的魔桌隻要聽到“餐桌,擺滿”的命令,就會馬上亮出桌布、盤子、刀叉、一碟碟烤肉和烘肉,還有紅酒。那時的小夥子自語道:“現在我終生夠用了。”從此他就不再擔心食物的好壞、物品的盈缺了。
《伊索寓言》中,曾有一篇《酸葡萄》的故事,葡萄架上果實累累,看起來一定是很甜的。有一隻狐狸經過葡萄架,不禁垂涎三尺。它屢次躍起想擷取可口的葡萄,然而在多次失敗之後,便打消吃葡萄的念頭,隻忿忿地說了一句:“哼!這葡萄八成是酸的。”
這種“酸葡萄”心理正和窮人視富者為惡霸的心理是一樣的,凡是發財欲望越強的窮人,必不甘於過平凡的生活,而對有錢的人便視為“酸葡萄”,大多嗤之以鼻。而且這是世俗之人的通常想法,他們之所以貶低有錢的人,完全是對於自己的窮困感到不滿所致。
除了“酸葡萄”心理之外,還有一種大同小異的“甜檸檬”心理。本應是酸的檸檬,一旦到了自己的手中,便認為是香甜可口的檸檬,而感到莫大的滿足。
對於這類人,理財專家建議,欲求致富之道,首先要拋掉“酸葡萄”和“甜檸檬”心理;其次要改正掩飾自己小氣的行為,例如亂花錢,購買高級品;最後要製定出符合自身的理財計劃。
渴望有私房錢的人能靠積蓄度日,希望為終生做好準備。這事實上是退休者的夢想,他們是想靠積蓄過日子,不必工作。雖然這種願望很消極,但卻非常普遍,而且並不僅限於奮鬥、掙紮而疲倦不堪的人。
一個稍有成就的人說“我可以退休了”,這實在是個令人不解的說法。其實這種人一刻也不想退休,但是他們想到的是自己要退休便可以退休,那樣心裏會很高興。